匯報工作說結果
請示工作說方案
檢討工作說流程
指導工作說方向
匯報工作不說結果,就會陷入過程與原因的爭執之中,并出現反授權現象,讓高層干中層的事,中層干基層的事!
上級聽匯報,先聽結果,再根據需要聽過程!
如果沒有直接結果,就要求下級提供三個或三個以上的解決方案!
——李哲賢
匯報工作一般分為階段性和成果匯報,無論是哪種形式的匯報,作為聽取匯報的人都是想聽取事情的最終結果。但我們卻驚奇地發現,大多數人在匯報工作的時候,卻都習慣性地先從原因及過程說起,最后得出結果。
匯報工作時首先要說結果,如果上級需要了解過程,再說過程。企業是靠著一個個良性的結果運轉的,作為職業人,首先要關注的、要匯報的就是工作結果,因為工作結果才是企業和管理者最關心的。我們都知道馬拉松的來歷,希臘波斯戰爭中,公元前490年,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渡海西侵,進擊阿蒂卡,在距雅典城東北的馬拉松海灣登陸。雅典軍奮勇應戰,在馬拉松平原打敗波斯軍隊,史稱“馬拉松之戰”。為了把勝利消息迅速告訴雅典人,希臘派遣長跑優勝者斐迪庇第斯從馬拉松跑至雅典中央廣場。在極速完成36.2公里的路程并傳達勝利的消息后,他因體力衰竭倒地而亡,成為希臘的民族英雄。如果斐迪庇第斯從雅典軍如何奮勇應站開始贅述,估計還沒說到戰爭取得勝利的消息就已經死亡,這樣一來,他不僅沒有完成任務,更不可能成為希臘的民族英雄。在實踐中常見的是,匯報工作大量講過程,并偏了題,用時非常久,卻還是沒有講到結果如何。
在電影《列寧在1918》中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場面,列寧的忠誠衛士瓦西里運送糧食回來時,列寧問他:“糧食運來了?”他向列寧匯報說:“運來了,一共90車皮”當時瓦西里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吃東西了,以至于列寧到旁邊接電話時,他餓得暈了過去。可是瓦西里沒有說:“我還餓著肚子呢!先弄點吃的,邊吃邊說,我們這趟很辛苦,很危險,有幾批人中途攔截向我們開槍......”因為他知道革命領袖現在最焦急等待的就是這個結果。
上級最關心的是結果,直奔主題告訴結果!特別是高層管理干部,時間安排比較緊,花大量時間去講過程是毫無意義的,并且會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
30秒匯報結果法則
設想現在已經到了一個大型項目做總結提案的時候了。你的項目組準備到凌晨2點。《財富》50強客戶的高管們都在翹首期待你們的智慧之言,他們齊聚在摩天大樓的頂層,圍坐在圓桌旁。這時某CEO大步跨入會議室,說到:對不起,我不能參加這個會了,公司出現了緊急情況,我得去見律師。“然后他轉而對你說:“為什么不和我一起乘電梯,在電梯里告訴我們你們的新發現呢?”在電梯里僅有30秒,在這段時間里,你能向這位CEO介紹你們的解決方案嗎?你能推銷出你的解決方案嗎?這就是30秒電梯法則。
許多公司使用電梯法則(或類似的法則),因為電梯法則是一種能保證高管們的時間得以有效利用的方式。寶潔公司要求經理們每次只寫篇幅為1頁的備忘錄。一位好萊塢的制片人通常會告訴劇作家他的新劇本“快被槍斃了”加入30秒后,制片人對劇作家的發言很滿意,劇作家就有機會與其進行更深入的交流,甚至可能做成這樁買賣。
如何將一項工作濃縮在30秒內進行介紹呢?從你的團隊最先討論的問題談起,還是從結果談起呢?
如果客戶想知道每個問題的建議的它帶來的收益,而你的建議有很多,那就側重談三個最為重要的——能帶來最大收益的那三個。可以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談支撐你論點的數據。匯報工作談結果,簡單明了,直奔主題,不僅讓聽者了解核心,更培養下屬一種工作與思維習慣。
設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在電梯里,碰到了董事長,而董事長主動問到一項工作,你能用30秒把所有核心匯報給董事長嗎?如果能行,唯一的方法,就是直接講結果。
據一項統計,世界500強的CEO在做下屬的時候都練就一身30秒匯報結果的本領!
——轉自《我要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