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的執行力就是對于規章、制度、標準和任務要堅決地貫徹下去,不打半點折扣。但是在中國的企業里面卻往往貫徹執行不下去,究其深層次的原因是中國國民性的問題。中國人做事追求的是方便快捷,只要是能達到方便快捷的目的,對于什么制度、規章、標準一般不在考慮的范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看出來,比如行人過十字路口時,交通規章規定“紅燈停,綠燈行”。但我們無論在中國的任何城市都可以看到行人對紅綠燈是熟視無睹的,因為不方便快捷。我在江蘇一家企業做咨詢時,遇到一個案例,一個機械產品鉆孔后不去毛刺。問員工為什么不去毛刺,這可是機加工的基本常識,他們的回答是去毛刺耽誤時間,這樣的案例是舉不勝舉。
對于中國國民性的這種情況,我們如何去提高企業的執行力呢?首先我們來看看剛才行人過十字路口的情況,請問大家。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行人能夠真正做到“紅燈停,綠燈行”呢?只有二種情況可以做到,一是有警察執勤二是在十字路口做一個欄桿,只有綠燈亮時才開閘。警察執勤在管理上我們稱為“監督”,欄桿我們稱為“制度”。
顯然“監督”在執行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進行監督呢?怎樣才能監督好呢?對于監督我們可以把它分為二個方面來探討,一是監督人二是監督方法。監督人應該是一級監督一級,最終的監督人應該是最基層的班組長。企業最基層的班組長在很多企業里面沒有真正的發揮作用,他們沒有真正發揮作用的原因是企業的組織制度設計本身就有問題,很多企業基層班組長并未脫產。他們需要參與計件才能拿到工資,所以他們沒有精力和時間對班組的各項工作進行監督和管理。員工處于自由狀態,執行力又來自哪里呢?由于班組長沒有起到管理的作用,車間主管的管理幅度太大,所以各項制度、規章和標準都流于形式。我在江蘇常熟一家服裝企業輔導時就對老板提出了把班組長脫產出來作為專業的管理干部,老板的執行力非常強當天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運行一個月后,效果非常明顯,產量不但沒有減少還提示了30%,質量也得到明顯提升。二是如何監督,在我們的生產實踐中經常發現監督不到位的情況,也是執行力不強的原因之一。我在江蘇江陰市一家紡織機械企業做5S咨詢時,給企業設計了一些工位器具共計20個要求鈑金車間負責制作。然后要求企業管理部經理負責監督執行,任務布置下去3天后,我要求企業管理部經理去落實計劃的執行情況。該經理立馬就去了鈑金車間問了車間主任,主任跟她說我們已經做了。企業管理部經理回來跟我說:“安老師,鈑金車間已經做了”。我問她,做的怎么樣了?數量如何?質量如何?進度如何?該經理一臉茫然。我說,你跟我來。我們再次來到鈑金車間找到主任,我問:“主任,交給你的工位器具做的怎么樣了?”,他說:“我們已經做了”。我又問:“你帶我們去看看”。在現場我們看到有10個已經下料還沒焊接,有5個已經焊好,有5個已經油漆好。我對鈑金車間主任說:“明天能不能全部完工交付”,他說:“我們抓緊,明天交付一定沒有問題”,我接著說:“我明天要來驗收的”,他說:“安老師,你放心吧”。回到辦公室我對企業管理部經理說:“你對剛才我們下去監督有什么感想?”,她說:“安老師,我知道今后該怎么監督了”。我開玩笑地跟她說:“監督要做到活要見人死要見尸”。
制度是執行力的保障。制度為什么執行不好,問題往往不在制度的本身,而在制度的執行方面。中國企業在執行制度方面的最大問題在于沒有把執行制度“制度化”。那什么叫制度,什么又叫制度化呢?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制度就是針對某一件事情做的游戲規則,制度化就是將這一游戲規則長期堅持下去。比如,班組長對班組里的工作應該監督就是一項制度,問題是這一制度是否天天堅持呢?中國的企業不缺制度缺的是制度化。體育鍛煉對人體健康是有幫助的,這是人所共知的常識。但是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夠堅持10年甚至幾十年的呢。我就把中國傳統的《床上八段錦》這個健身運動堅持了53年,所以我今年61歲了,體檢沒有發現如何毛病,每年到全國各地講課達200多天都不感到疲倦,就是長期堅持這項鍛煉的結果。長期堅持的制度化是企業形成執行力文化的關鍵所在。
為了真正提高企業的執行力,在對企業咨詢的過程中,我通過編制工作流程和工作標準的方法來改善企業執行力,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