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黑即白是典型的二元思維,現實世界其實是介于兩者之間的,是灰色的,華為稱之為灰度。
灰度才是世界的真實存在。這就不難理解華為為什么要反對一分為二,而倡導一分為三了,因為這個“三”就是灰度。去掉絕對的黑和絕對的白這兩個根本不存在的極端狀態,“三”就變成了“一”,因此灰度本質上是一元思維。在物理學上,灰度其實是亮度的概念,每天打開計算機,我們看到屏幕上不同的色彩,這些色彩代表的就是灰度區間的各種顏色組合。
華為干部選拔標準明文規定:選拔干部到管理崗位必須有成功的實踐經驗。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華為又有一條干部配備基本原則:不虛位以待。先立后破,小步快跑。意思是說,如果暫時沒有合適的干部,企業不應停下來傻傻地等著員工成長,而應該把那些還湊合的人放到崗位上,先把工作開展起來再說,一邊干一邊學,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會產生一批將軍。
在華為看來,企業選干部不是為了好看,更不是要優中選優,而是為了打造出能創造商業成功的戰斗隊列,建立一支建制相對完整的干部隊伍。企業要清楚的一點就是,建制中的干部未必都是將軍,只有那些帶著傷疤、成功地從硝煙中走出來的才是真正的將軍。歸納起來,干部選拔標準可以是清晰的,它體現了企業的牽引方向;但干部選拔結果必須是灰度的,它綜合了企業的現實需要。
華為還有一條明文規定:英語認證不達標的人不能派遣到海外工作。但是,每次認證總有人不達標,那這些人派還是不派?
華為的處理方式是:原則上不派,但如果海外確實需要某個人,公司照派不誤。因為所有的制度都是為目的服務的,管理不是追求規范性,而是追求有效性。相比不派,派反而對公司更有利,那為什么不派呢?表面上這是在打破規則,其實恰恰體現了對規則精神的精準把握。
所以,灰度哲學可謂是一種基于規則并超越規則的管理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