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發展需要有一個和諧的內外部環境,員工、股東、客戶、政府、社會作為企業的利益相關者,需要和諧相處。長期以來國內許多企業的發展以犧牲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為代價,利益相關者平衡的破壞,矛盾的激化,使企業失去了和諧穩定的內外部環境,企業發展已難以為繼。
如國內一直將低勞動力價格作為競爭優勢,在一味壓制勞動力成本的情況下,廣東等地近十年民工工資按可比價格計算不漲反降,出現了民工荒、技工荒,同時,各地礦難事件頻頻發生。
企業經營者因為有廉價勞動力,寧愿多用人工也不愿意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而廉價勞動力由于只能維持溫飽,沒有時間和經濟實力支付高昂的學習費用,廉價勞動力群體的素質難以提高,而低素質又只能從事低附加值的工作,從事低附加值的工作又只能得低工資,如此惡性循環。勞動力成本低廉一直是國內津津樂道的企業優勢,實際上由于過度強調勞動力成本優勢,勞動力素質的提高被長期忽略,我們的競爭優勢正向劣勢轉變。
企業利益相關者之間平衡破壞的背后實際上是一種原始的掠奪經濟,是企業經營者為獲取自己的眼前利益、短期利益而犧牲員工利益、客戶利益和社會利益,曝露了市場經濟初級階段經營者思想素質上的問題。而這種不和諧的利益體之間的關系相當于企業中的定時炸彈,如果不及早解決,企業的經營者將遲早會為自己埋下的這顆定時炸彈付出高昂的代價。
如何讓客戶滿意,為顧客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提升顧客價值;讓員工滿意,為職工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人才實現價值的平臺,建立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構建人力資源增值的機制;讓股東滿意,實現利潤最大化和持續發展;讓政府滿意,按章納稅,守法經營,誠信為本;讓社會滿意,注意環境保護,支持公益事業,追求企業利益和社會利益的統一已成為中國企業進一步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
中國企業不但面臨構建和諧利益相關群體的挑戰,而且面臨科學發展的挑戰。很多企業各項指標發展不平衡,制約著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如財務指標失衡,短中長期發展失衡,產業運作和資本運作失衡,有形能力(硬件)與無形能力(軟件)發展的失衡。
如何樹立企業科學發展觀,平衡以利潤、
銷售回款增長、資產周轉速度、資產負債率等主要
財務指標,推行穩健的財務政策,平衡現金流,正確處理發展與調整的關系。平衡短期發展和中長期發展的關系,短期的發展,不以犧牲中長期的發展為代價。產業經營和資本經營協調發展。保持有形競爭和無形競爭能力同步提高。不斷推進文化、品牌、信譽、社會形象建設及學習創新能力培育,實現以人為本,平衡發展,協調發展是中國企業面臨的另一挑戰。
隨機讀管理故事:《選擇》
你開著一輛車。
在一個暴風雨的晚上。
你經過一個車站。
有三個人正在焦急的等公共汽車。
一個是快要臨死的老人,他需要馬上去醫院
一個是醫生,他曾救過你的命,你做夢都想報答他。
還有一個女人/男人,她/他是你做夢都想嫁/娶的人,也許錯過就沒有了。
但你的車只能再坐下一個人,你會如何選擇?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對你性格的測試,因為每一個回答都有他自己的原因。
老人快要死了,你首先應該先救他。
你也想讓那個醫生上車,因為他救過你,這是個好機會報答他。
還有就是你的夢中情人。錯過了這個機會。你可能永遠不能遇到一個讓你這么心動的人了。
在200個應征者中,只有一個人被雇傭了,他并沒有解釋他的理由,他只是說了以下的話:'給醫生車鑰匙,讓他帶著老人去醫院,而我則留下來陪我的夢中情人一起等公車!'
小哲理:
是否是因為我們從未想過要放棄我們手中已經擁有的優勢(車鑰匙)?
有時,如果我們能放棄一些我們的固執,狹隘,和一些優勢的話,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