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能是當時央視黃金時段廣告招標第一個中標的企業,那時候我記得競標費基本在億元這個水平。我們所有人都驚嘆了,但就是靠它,這個酒的風頭幾乎都壓過了其他名酒,一下子就做起來,很快的。
當時在四川有一個邛崍,大量的酒廠在生產原酒,后來告訴我,其實這些酒全部都供應給了山東的這些酒廠,這些酒廠就是買酒做個包裝然后就賣出去了。但是他卻得到快速發展,我認為他競爭的成功也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他超前的經營意識,靠這種經營的水平獲得了成功。
我記得我還經歷過這樣的一個企業。山東有一個做棗子的企業,生產隊長他們全村都是種棗的,市場好的時候,他們拼命地種,就會賺錢;但是當他們遇到市場不好的時候,拼命的生產就導致了棗子大量的積壓。
這個村長就在想怎么辦?于是就想到了對棗進行再加工,他們將棗風干裝袋,今年賣不掉,明年可以繼續賣。后來又學到一個技術,做了一個小型飲料廠生產酸棗汁,但是盡管如此,由于他整體的素質不夠,也只能夠簡單的一種維系生產。做了將近8年的時間,都在這樣簡單的作坊式生產之中前行,甚至于因只能消耗本村的紅棗而導致壓力很大。
但是后來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他所有的產值,發展的速度,創造的價值,企業擴大的規模都達到了前8年的兩倍以上。只用了兩年,就一下子實現了前8年的幾倍增值,其實原因非常地簡單,簡單到僅僅就是聘請了一位總經理,是從一個大型的國有飲料廠聘用的一位高級工程師。這個總經理來了以后,對整個企業的素質進行了全方位的改變和提升,設計制造了一套完整的飲料生產流水線,同時大膽的推進了一些市場行為,讓他們懂得原來應該走出去銷售,而不是等人家上門來買,讓他們知道了其實精致的包裝甚至比產品的質量還重要。他們知道了管理是有規則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率先在這個企業推出了激勵機制,讓所有員工知道可以多勞多得。于是干勁上來了,能力增強了。
實際上他所有的改變僅僅來源于一個人才的聘請,一個企業就獲得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力,也同樣讓一個企業獲得了快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