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幾天做出的方案,過了一個晚上,他想法全變,完全做了否定
事先約定好的計劃,沒過多久,他又給說要重新考慮…類似的事情似乎每天都在上演,
誠然身處老板這個位置,需要看的更遠,考慮更謹慎,但是像這樣的朝令夕改,
搞得下面工作的人常常摸不著頭腦,做事情手忙腳亂,整天忙著收拾殘局。在這樣的企業中,員工是不會快樂和感到有希望的,時間長了,向心力與凝聚力就會逐漸喪失,對企業失去信心。

馬云說過,一家公司的成功并不是靠著創業者的激情和想法,它需要很好的體系制度以及良好的盈利模式。一家公司的運營并不是靠著領導者零星的兩三個想法就能夠維持下去,領導者身處決策的重要位置,決定了一個公司的發展方向,如何避免決策多變、決策失誤,個人專制決策,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為什么老板的決策會變來變去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組織目標不明確
1.組織目標不明確
沒有一個超過三天的固定目標,所有人都不清楚工作重點到底是什么。企業問題永遠交由領導決策,而非依據什么條例什么規章來決策,領導的喜好是判斷對錯的唯一標準。企業的一個部門領導人遇到小事可能就直接讓下屬去詢問老板,因為他們也摸不透老板心里是怎么想的。
2.管理制度不嚴謹
有些小企業的管理制度完全是老板一個人關著門躲在屋子里寫出來的,考慮的完全不夠周全,漏洞百出,然而又不存在什么健全的機制。當員工遇到所謂的管理制度找不到對應條例的時候,都得再去詢問老板,然后下次就依循老板這一次的指令進行判斷。
可是過了一段時間老板的想法是會變的,可能那個時候他是這樣認為,過一段時間之后他又有新的想法。所以,員工最保險的做法就是凡事多問老板。
3.對下屬缺乏信任
用人不疑是一個合格的老板必須擁有的氣度,如果對這個人的能力存在質疑,勢必對其工作的方向頻繁干涉,自然也會被認為是朝令夕改。
4.老板個人性格問題

老板的性格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優柔寡斷;這種老板要么是有選擇困難癥,要么膽子有點小。做決定不把所有細節全部想清楚不罷休,所以他們總是遲遲難做決斷;二是言而無信;這類老板最喜歡給人畫大餅,從來想到什么說什么,對自己說過的話也從來不會承擔任何責任。三是心浮氣躁;他們看見哪兒有問題當即就想把它改好,看見誰有問題,不管管理分層,越級管理直接指出。稍微感受到了危機,就要聚集人馬開會宣揚一波危機意識,然后重新調整戰略重新調整目標。這個過程有時候頻繁發生在一位老板身上,比女人的例假還及時準確。
這些因素推動著領導者頻繁更改自己的指令,將公司弄的烏煙瘴氣而不自知,最后的結果是員工工作效率低,文件滿天飛而事情卻沒有解決,甚至因為工作壓抑而選擇跳槽,最后剩下的人配合著領導演戲,公司倒閉也是遲早的事。
一個企業怎么做才能避免朝令夕改呢?
多年從事500強企業咨詢培訓的史永翔教授指出,避免老板總是決策多變,或者一家公司的命運走向只掌握在老板個人決策喜好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從“人治”變成“法制”,只有提升老板領導力水平,將老板放在更大組織架構中去管理,才能更好的明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才能推動整個公司組織的高效運轉。
First:“法制”代替“人治”
企業應該盡量擺脫絕對的人治,引入適合企業自身情況的管理方法對企業員工進行管理。制定公平有效的規章制度,保證其簡單、清晰、全面。在制度制定的過程當中,應盡量與人力資源部、建議者、員工等保持密切溝通,杜絕以后員工對制度產生消極的抵觸情緒。
Second:理清組織目標
企業必須做到科學決策,盡量避免根據個人的喜好來對公司的事務做判斷。最好是要建立一套科學的決策流程,從數據收集,分析討論到最后的得出結論,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決策中,才能避免決策的片面性。最后領導只需要把控大方向就好,沒有必要事事親力親為。
Third:建立上下互信
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上司必須與員工建立互信,對員工保持絕對的信任也是激勵員工的一種方式。領導者也需要時常與員工交流想法,避免自己在大環境下必須彈性地改變決策時,使員工誤認為自己朝令夕改。
Fourth:老板的自我修養
作為一個老板,你必須功力深厚法力無邊。在管理思維的組織決策上,既要做到全面又要做到合理,這些都是對一個老板修養的考驗。員工每天上班面對的可能只是模擬考,而老板要面對的卻是高考。只有到了哪天員工能夠信服你說的每一句話,那你才算是修煉到家了。
總結:老板的決策多變,本質上反映的是老板領導能力的不足和無法協調統籌更大的組織管理。時間久了,公司只能陷入小公司發展瓶頸,企業多年也長不大。
領導力水平的高低,不僅體現在領導的個人魄力與魅力上,
更體現在一個老板能否將自己放在一個健全的組織架構上去把控和決策公司事務。
只有懂得適當授權、放權,善于用組織監督決策做事,
老板才能真正的解放手腳,發揮最大價值,
員工也能在組織制度的要求下,自動、自發、高效地做事,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