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幾代管理大師的思考與總結,盡管項目管理的理念、方式、管理工具、實踐經驗日趨完善,但仍然存在很多值得研討的分支。尤其在我國,項目管理的研究與實踐同發達國家相比尚處在較低的水平。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從事項目管理工作的人數超過千萬。很多從業于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的經理人,對項目管理的內涵一知半解,應用起來難免捉襟見肘,成效甚微。以至于還有人認為,把張三、李四、王五征召起來,共同完成一項工作,就是項目管理。項目結束后,團隊解散,工作過程中積累的經驗與教訓無法固化傳承,循環于臨時抱佛腳、想到哪里做到哪里的狀態中。
另一種極端的現象是,一些經理人加入了各種項目管理的培訓認證機構,但卻并沒有學透,只是教條地照搬照抄。一大堆管理工具被應用于工作中,但既不明白其原理,也不懂其變化,按圖索驥,不但沒有提高工作效率,反而陷入冗雜的細節泥沼,迷失了管理與執行的方向。
這些都表明,盡管項目管理的方式越來越流行、越來越重要,但真正使用得心應手的“人才”卻不多。
這也正是我們整理、創作本書的初衷——基于傳統項目管理方式進行創新,使這種高效的管理理念適用于更多領域,為企業和個人創造出更大價值。
本書的內容既源于IPMP(國際項目管理專業資質認證)、PMP(美國項目管理協會)的研究,又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簡化與創新,將一些復雜的、不適合中國本土企業應用的內容刪去,同時加入簡單易行的、適用性強的管理理念、工具、方法與模型,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夯實管理基礎,絕不紙上談兵,強調實戰效
果,用實際績效幫助企業和個人建設核心競爭實力。
例如我們創造了“分層級執行項目”的理論體系,將一個工作項目由開始到結束劃分為若干“里程碑狀態”,從這個“里程碑狀態”到下一個之間,由若干任務邏輯聯系起來,保障實現狀態轉變,也就是執行狀況的良性進展。
這與工程項目管理、軟件項目管理等領域內的研究有很大區別。傳統的工作分解結構不分層級,直接將所有大小不一、難易不同的工作包組合在一起,過分關注細節而失去控制重點。而本書則另辟蹊徑,分層級解構項目,使執行路徑變得更加清晰嚴謹。
除此之外,我們將在本書詳細探討項目管理最重要的七項要素:項目啟動、執行路徑分解、成本調控、時間管理、人員配置、突發風險與項目歸檔。并將這七項要素巧妙地類比為七杯芬芳甘甜的茶,以此加深讀者對項目管理理念的理解與記憶。
譬如本書中,我們將項目時間管理類比為西湖龍井茶。在中國的茶文化中,清明節前幾天采制的西湖龍井茶珍貴無比,而一過清明節,就會身價暴跌。這種特質恰好印證了時間管理對價值取向的影響,形象地說明了時間控制的重要性。又如,我們將項目風險管理類比為君山銀針茶,在品飲過程中,銀針茶隨著水溫、濕度的變化而變化,在杯中呈現出三起三落的奇景。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如果沒做好風險管理,那么得到的績效也勢必起伏不定,難以掌控。
如此一來,就將枯燥乏味的管理理論與優雅的茶文化結合起來,既易于理解又便于記憶,達到“治大國若烹小鮮”的神妙。
因此,本書不是一本沉悶嚴肅的管理理論書,不是一本拿來主義的實踐工具書,也不是一本心靈雞湯式的床頭休閑書,而是結合三者所長,力爭將理論講得簡單、工具給得實用,同時又兼顧到閱讀的趣味性,使讀者在輕松優雅的氛圍中學習到國際先進的項目管理技能知識。
七杯優雅工作的項目管理茶,請君逐一品鑒!
夸克企業顧問公司董事長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