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解放軍報》上刊發了一篇文章,是針對各級指揮機關的同志不熟悉、不掌握部隊裝備情況的現象而寫的。文章指出:“正如人們看到的,一些長期在機關工作的同志,對實打、實投、實爆已經有些陌生了,一些常年在機關工作的同志甚至有很長時間沒有摸過手中的武器,更不用說去熟悉掌握新裝備了。這些看似是個小問題,實則反映了一個單位或某個同志準備打仗的思想樹得牢不牢的大問題。心思不在打仗上,學習掌握武器裝備自然就沒有了緊迫感。”文章還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來說明,關注和熟悉部隊裝備情況對戰爭的重要性:“在二次大戰中,蘇軍元帥朱可夫一次在指揮部隊與德軍進行血戰的關鍵時刻,部屬突然報告說有幾十輛KB坦克不能用了。朱可夫忙問原因,下屬回答說沒有坦克炮彈了。朱可夫斬釘截鐵地說:‘這種坦克可以打我們野戰炮兵用的1930式炮彈!’一句話讓這些坦克重新投入戰斗。”
這篇文章讀后讓人頗生感嘆!因為它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管理命題,這就是領導者一定要關注細節,細節決定成敗!那么,領導者為什么要關注細節,關注細節會不會影響一個領導者正確地行使其領導責任呢?正如這篇文章所分析的,一些同志之所以不關注部隊裝備的技術細節,不去了解部隊裝備的實戰情況,主要理由就是“作為一級領導和機關,主要是作決策、搞指導、抓落實,對現有武器裝備的精通使用,主要是基層官兵的事。”當然,從領導科學的一般原則看,這句話并沒有錯。現代領導科學確實認為一個領導者應當將主要精力用于行使領導的最基本職責,即決策和用人,也就是毛澤東同志所講的“出主意、用干部”。領導科學的基本原則雖然不提倡領導者像諸葛亮那樣“事無俱細皆親歷親為”,但這并不是說“關注細節”錯了。“關注細節”又能夠“抓大放小”,才是真正衡量一個領導者水平的標準。
細節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為細節常常反映著事物的客觀規律。著名領導科學專家、英國陸軍大學前副校長約翰·艾德爾先生認為,領導者的責任主要體現在三項工作中,即科學決策、團隊建設和授權激勵。而科學決策是一個領導有效行使其職責的前提,即一個領導者必須首先關注“做正確的事”。而要能夠使決定成為正確的事就必須全面、準確、清晰地了解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在關鍵時刻發揮把握方向和目標的作用,指揮下屬成功地實現組織戰略。而事物的發展規律又是常常是體現在一個個具體細節之中,忽視細節就可能導致錯誤的決策,從而不能夠引導一個組織從勝利走向勝利。朱可夫元帥對坦克炮的技術細節了如指掌,帶來了蘇軍戰斗裝備的量變,從而引發了整個戰場態勢的改變。對軍隊而言,技術細節常常決定戰術細節。作為指揮員如果對自己部隊的武器裝備不了解,不掌握,何以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同樣,對任何崗位上的領導者來說,對自己管理的業務細節不清楚、不了解、不掌握,怎么可能在錯綜復雜的情況下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呢?學會關注細節,是領導者能力和水平的體現。
細節之所以重要,還因為領導者在與“人”相關的因素處理上也需要做到“潤物細無聲”,要從細節入手,關心人、激勵人,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有時候顯而易見,有時候卻細小到難以分辨。一個領導者的細心程度往往決定著下屬的工作熱情和投入程度。只有學會關注細節,領導者才能及時發現下屬的需要、情緒的細微變化等,從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來加以處理,從而調動下屬的積極性,推動下屬去正確地做事。用人、激勵、授權、懲罰等都離不開領導細致入微的關注。對人的了解和洞察,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針對不同下屬的不同特點進行培養和使用等,領導者必須善于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通過細節的觀察來得出科學的結論,從而把人用好用準。激勵也要針對不同下屬的特點來進行,準確地了解和體察到下屬的真實需要,及時給予相應的激勵才能使激勵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授權給什么人,授什么樣的權,怎樣授權都取決于細節的判斷。懲罰一個人,用什么樣的方式去懲罰,這些也需要我們當領導的仔細分析和研究,因為懲罰的目的不是為“罰”,而在于警示和引導正確的行為。領導者要懂得受罰下屬的微妙心理感受,從而用最小的懲罰達到最大效用。因此,“出主意”離不開關注細節,“用干部”同樣也離不開關注細節。
當然,關注細節不等于要拘泥于細節,甚至受限于細節。因此,諸葛亮的“細致入微”并不是我們所提倡的領導風格。一個領導者要真正做到既“關注細節”又能夠“抓大放小”,必須處理好這樣幾個關系:一是要處理好大局與細節的關系,學會從大局出發來關注細節。領導者對細節的關注和技術員、干事對細節的關注是不一樣的,學會從大局出發來關注細節至關重要。二是要處理好事的細節與人的細節的關系。領導應當更偏重于從人的細節來關注事的細節,而不是做得相反。諸葛亮對事的細節可以說是體察入微,但對人的細節關注不夠,尤其是對下屬業務成長的愿望和需要甚至于根本不予關注,從而導致最終的無人可用。三是要處理好觀察的風格與做事的風格的關系。對領導者來說,關注細節的全部真諦在于“關”,即主要是觀察,主要是看,不是每做一件都從細節出發,領導者做事的風格應該是從“大處”著手。
從總體上說,領導者關注細節卻不抓細節,領導懂得細節卻不受限于細節,核心就是要更多地從人出發來關注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