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上最近流傳很火的一篇小文《讀了總裁班,公司終于垮了……》,看了內容才知道,說的是一些總裁班學員不好好學管理、做企業,成立什么“同學投資會”,實際是放高利貸,結果風險控制不力,加上經濟形勢不好,許多借款者路跑,投資會之類的同學組織崩潰、瓦解,再回過頭來做實業,自己的企業已荒廢了。
同學投資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同學自發成立投資基金,自己管理,開展借貸或者投資業務;另一種情況是講資本運作的老師,通過上課,最后同學在老師的鼓動下,成立了一個投資基金,由老師掌控和管理。出事了嗎?確實出了一些事,有的是借貸失誤,造成了損失,有的是投資之后沒有收益,有的是個別老師集資,錢哪去了說不清楚,這種事情在江浙一帶確實出現了,但是沒有那么么嚴重,如果一個老板上了一個總裁班,搞了個投資,企業就垮了,那么這個老板和企業還是早點垮了更好,因為這個老板就不是一個合格的老板。
問題是這個標題很害人,一棒子把總裁班打死了,讀了總裁班,公司就跨了?是不是有點太雷人了。
總裁班是近十幾年社會教育最成功的一種形式,不論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還是社會培訓機構,都把總裁班作為主要形式,以滿足企業人士繼續學習和深造的需求,特別像清華、北大、人大、浙大等高校的總裁班,為國家、為企業培養了大量的優秀人才。
總裁班的好處是什么呢?一是長見識,學員能夠見到各位名師,學習各種知識,從課堂到游學,開闊視野,增長智慧,企業家個人有成長;二是學以致用,就是把學習到的東西,回到公司去落地應用,改變公司的命運,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三是交朋友,建圈子,擴大自己的社交領域,人生有快樂。學與不學還是不一樣,境界不一樣,格局不一樣,思維不一樣,企業管理水平與效益不一樣,老板的精神狀態更不一樣。我的一位學員說,學過總裁班的人,與沒有學過總裁班人,不在一個層面上,我談戰略,他說喝酒,我說運營,他說吃肉,跟他們對不了話。說的絕對了一點,但這是事實。
現在的問題是,總裁班已經辦了十多年了,市場慢慢理性了,也出現供應過剩了,下一步往那里走?如何為企業家提供終身學習與成長的價值呢?
從總裁班類別來看,大致有四類,第一類是工商管理班,第二類是國學班,第三類是金融資本班,第四類是勵志班。學員學完了這個班,就上那個班,換湯不換藥,上多少班終究還是培訓,知識還是知識,沒有變成企業的行動、效率和效益。
總裁班往哪里走?不停地換班學習?看來不行!把總裁班變成企業家俱樂部,天天游學、搞活動?不合適!把總裁班變成大家投資合作機構?不是主要方向。怎么辦?
我們還得回歸學習的目的上來。學習的目的是解決問題,如果要解決“懂得”的問題,總裁班足夠了,但是要解決“會做”的問題,培訓很難解決,必須靠咨詢。
咨詢與培訓不同,咨詢講求長期化、個性化、落地化、實效化,老師駐在企業,手把手教會企業做經營管理。培訓解決“知”,咨詢解決“行”,知行合一了,才達到學習的最終目的。
總裁班還要辦,必竟企業家需要管理知識的普及與智慧的啟蒙,關健是要提高辦班的品質,至于那些“洗腦式的”、“作秀式的”、“傳銷式的”培訓還是少一點為好;同時,對接個性化的內訓與管理咨詢,為企業提供延伸服務。企業要主動了解咨詢,慎重選擇咨詢,培訓機構要主動介紹,推薦“課堂 內訓 咨詢”的企業成長解決方案,這樣,才能教學相長,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