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先生是做項目管理出身,一直給別人打工,在業內也算是小有名氣,現在出來自立門戶。創業一年來,才發現當老板可不是自己過去想的那么輕松。
干活兒他從來不怵,但現在當老板的主要工作卻是接活兒、收工程款~這些都挺讓他撓頭。過去天天泡在工地上帶著大家干活兒,可現在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在拉關系,飯桌成了主戰場:請客、吃飯、喝酒~
招待費用出了不少,但和想要的效果卻相去甚遠,遂向我求助。
我問他:都請的是些什么人?是如何和這些人相識的?
他告訴我:請的都是一些管事兒的領導或是一些負責分包的老板,不是哥們介紹就是朋友引見,請這些人的目的就是為了建立關系,希望從他們手里可以接到活兒。
我笑了,直接不客氣地指出:你做的這些都是無效社交,實際的意義并不是很大!你以為吃頓飯就算建立了關系的想法,太天真。那些領導也好,老板也罷,人家能來吃你的飯就算給你的哥們或是朋友面子了,他會認為吃了你一頓飯就欠你了一個人情嗎?你在人家跟前就有了面子?
你想從人家手里接活兒,我想問的是:憑什么人家要把活給你!
吃頓飯的交情只不過是記住了你的名字罷了。
把活兒給你讓你賺錢,你有什么好處回報人家?
你是誰?
如果你只是來求人家來賞碗飯,在人家眼中你與乞丐無異,在人家面前你哪來的面子?怎么可能把賺錢的機會給你!
你一定要記住:社交之前,你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的。
有些社交是讓自己放松的,有些社交是讓自己開心的,有些社交是有了加深感情的~而這種商務的社交是要建立人脈關系的。
過去的人,也許會念舊,老同學、老戰友可能都好使。現在的人,在和你接觸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判斷,你對他有什么用或是潛在的價值,一個沒用且不太會說好聽話的人,在商務社交的場合是不被歡迎的。
所以你就要讓自己有用,至少在別人眼中你有潛在的價值。
這就需要技巧需要包裝。
比如:你要接近的老板,家中有一個三歲的孩子,你在請他吃飯的時候,要不經意地流露出你一個外地人為什么會留在本市,是因為你有一個舅舅是本市教育局的主管領導(你也沒必要說姓甚名誰,點到即可),你主要是投奔舅舅而來。
你可以給老板一個空頭支票,如果將來他孩子上學校擇校,你一定會盡力可以幫忙。這樣你在這個老板眼中就有了潛在的價值。
他家孩子才三歲,至少要好幾年他才會用到你,但至少在他孩子沒上學之前,你在他面前都會有“面兒”,你才可能有進一步和他建立親密關系的機會。等到他孩子上學,他未必真會用你;就算到那時候,他真要用你,你舅舅退休了,或是情況變了,你可能發展得都比他大了,一切都是可能滴~
大家一定要明白:有價值的人,大家都愿意和你交往。
所謂人脈不是你認識了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愿意認識你!
我有一個遠房的親戚,學歷不高,工作普通,但人很熱心,辦事能力極強,這些年也賺了不少錢。社會上朋友特別的多,娶兒媳婦,沒怎么通知,就擺了一百多桌酒席。
他喜歡熱鬧,經常出席各種能參加的酒宴,目的就是為了認識人。
他在敬酒的時候,總說:兄弟敬各位哥哥,小弟沒別的本事兒,但交警隊有我同學,大家如果有違規處理不了的分,我可以幫忙,今天見面就是朋友,能給哥哥們幫點小忙是我的榮幸,我干了手里這杯,哥哥們隨意!
然后分別留聯系方式,并且特別了解每一位的職業,備注在自己的通訊錄后面。他給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很多人都主動留他的聯系方式。
他認識交警隊的人嗎?其實不認識,但他可以自己用自己的駕駛本替你扣了分,把錢交了。花不了幾個錢,就讓有價值的人,欠了他的人情。
他絕對不是有求必應,同樣,他愿意為之付出的人,一定有他愿意為之付出的理由,那些沒價值的人,他也沒必要在你的面前顯擺他的本事兒。
愿意和他交朋友的人越來越多,行行業業,慢慢他就成了一個平臺,在他這個平臺上,什么人都有,你都可以通過他,找到你想找到的人。
他的價值也越來越大。
人家去吃飯也好,喝酒也罷,都沒有浪費時間,這樣的社交才是有效的社交。人家認識的人,才叫人脈。而很多人認識的人,叫微信好友。
別去評判人家社交的功利性,商務社交原本如此。
在商言商,在沒賺到錢的時候,你要努力培訓人脈。
等你賺到大錢的時候,你再玩情懷。
你也可以像馬云一樣說:我從來不摸錢的~
你也可以學劉強東:我找女人根本不看臉~
你還可以學撒貝寧:我是被迫北漂,因為保送北大了~
你不成的時候,說啥都不是!等你成了,你說啥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