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是一大堆緊急和重要的工作,我簡直都要被逼瘋了!”
現在很多的企業員工都發出了這樣的聲音,這個聲音很明確地說明他們需要心理的幫助,因為壓力和心理問題在困擾著他們。據調查表明,有20%的企業員工壓力過高,至少有5%的員工心理問題較為嚴重。有75%的員工認為他們需要心理幫助。
對企業而言,現代社會工作壓力已成為每一個企業成員所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在工作壓力的情景下,個體是否同樣能夠發揮才智,取得工作高績效呢?這個問題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引起了應用心理學家的興趣。他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較為成熟的成果。Beehr(1985)等指出,大多數研究所涉及的工作壓力,主要指時間壓力、任務復雜性、角色多重性或有害的工作條件等。Sarason(1984)等在上下級關系的研究中,提出了與不友好上級相處的下級是焦慮的,這種來自上級的壓力有一系列后果,不僅使下級對自身能力產生懷疑并降低自我目標,還會使個人注意力從工作中分散,結果使個體的智力不能與績效相關。Fiedler(1992)以工作壓力作為情景變量,對認知資源與績效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領導在低壓力下運用智力而非經驗,而在高壓力下使用經驗而非智力。這說明高壓力干擾了智力發揮作用,人們傾向于運用經驗取得高績效;而在低壓力下,則傾向于運用智力取得高績效。
2.防范性自我管理技能 這可以增強個體的適應能力,從根本上減少過度壓力反應的機會。這些工具包括調整認知,運動調節等。個體應注意自身良好的心態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的培養。人的一生不僅要追求結果,更應注重過程的體驗,從細微人手,追求過程的完美,結果往往會水到渠成。即使有暫時的挫折,也應該有樂觀和健康的心態。同時,努力增強自身實力,如知識、技術、人際交往等技能,可有效減少因自身能力不足而體會到很大壓力的可能性。
2.對壓力來源管理 組織應關注、調查和分析員工體會到的壓力及其類型,識別這些壓力產生的根源及其相對重要性,擬定并實施針對性的壓力減輕計劃,最后評估計劃的執行結果。
<p style="line-height: 25.2px;margin: 10px 0px; font-size: 14px; > 3.對員工的適應壓力能力進行培訓 組織在分析員工的壓力體會和壓力類型后,既可以從上述壓力源管理角度來緩解壓力,也可以通過培訓增強工作壓力的承受能力來減輕員工的壓力體會。對員工進行知識、技術、技能的培訓來增強其對任務的勝任力,以減輕其對任務壓力的體會。另外,通過專家指導下的敏感性訓練等,增加員工的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也可以減輕員工對人際壓力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