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在眾多人才中以下三類人將是關鍵性的人才:
一、整合型經營者:企業家
二、結構型管理者:中層骨干
三、技術型管理者:技術骨干
改革開放的二十年,中國出現許多董事長,總裁,總經理,各部門經理人,但擁有這些頭銜與擁有實力是不同的,過去許多人是靠關系,靠手腕,靠擅長磨合而擁有今日成就的,但要建立與運作現代化的企業組織便需要有截然不同的能力方能成就大業。
整合型經營者———企業家。一軍之成敗在于統帥,企業之興衰在于一把手過去創業者憑借膽子大,公關好,掌握機遇起家,可是當企業變大,組織變為更復雜時,這些創業者便不知所措,如今企業的運作愈來愈復雜,市場的競爭激烈,經營要素變化萬千,如何把企業經營好,企業首先自己要質變,經過質變的企業家稱為“整合型經營者”,這些人必須具有以下六種實力:
1.宏觀的思維與趨勢判斷力。企業家在日常忙碌的工作中,必須隨時退后一步,拉遠焦距,用冷靜的頭腦去感覺與判斷,短視近利或過于執著都是致命傷,如何確保“忙而不盲”,需要企業家隨時保持清醒的心。
2.塑造愿景與建立共識。猶太人的經典中指出“民無愿景,國必敗亡”,馬斯洛提到“杰出團隊的顯著特征便是擁有共同的愿景”,正如申奧成功給中國打了強心針一樣,組織必須每個階段都有令人振奮,清晰可行的奮斗目標。
3.擁有制訂戰略與掌握組織發展的能力。將帥無能,累死三軍,如何訂戰略,設計組織,發展組織,確保組織忙而不亂,大而不散,快而不失控,是一項高智力的活動,需要企業家不斷修練方能保持組織最佳運作狀態。
4.具有匯集與分配關鍵資源的能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組織發展需要各種資源,不論是資金,技術,關系,或是高級人才,缺乏關鍵資源,組織將變得很被動,發展會受到嚴重制約,如何衡量所需資源的項目與多寡,并確保關鍵資源的到位,是企業家所需關注的要素。
5.建立強勁企業文化。文化是軟性的,像是水泥,它將所有原料僅僅黏結在一起。找尋核心理念,確立企業價值觀,形成企業文化是企業家必要的任務。
6.整合,吸引與激發人才潛力。領導力便是影響力,股神巴菲特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的工作主要是分配資源,并且如何激發十五位高級經理人的熱情,這些經理人都已經擁有大量財富,如何使他們愿意每天早上6點起來干活,這便是最大的挑戰。”他在詼諧的回答中說出企業家對人才激勵的重要性。
企業有整合型經營者帶頭,可以確保企業有了核心,整合型經營者可以匯集力量,可以強化力量,可以散發力量,這樣的人才是中國企業第一需要的人才,也稀缺的人才,如何建立發覺、培養,激勵整合型經營者的機制與環境,是中國經濟建設中重要的一環,而國營企業的改制,企業孵化器的運用,內部創業機制,風險投資等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如何促使全社會關注企業家,了解企業家,重視企業家,珍惜企業家,也是極為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