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一杯咖啡,下午茶玩個填字游戲,睡前翻開一本好書……每位職場人多多少少都有點自己的小習慣,工作內容瑣碎的HR想必更是如此。
就我個人而言,我喜歡在臥室門上掛好明天要穿的衣服,第二天早上起床就會覺得準備充分、神清氣爽!
很多HR朋友都來問:工作太忙,一眼看不到頭,有沒有什么習慣可以幫我們比別人進步地更快?
當然有!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巴菲特、扎克伯格、比爾·蓋茨……各界大佬都是用哪些習慣提升生活和工作品質的?
所有任務按照優先級排序
業界流傳著很多關于“股神”巴菲特的故事,其中一個是:巴菲特和一位飛行員談論關于“如何設立目標”的話題。巴菲特讓飛行員先寫出25個小目標,再從里面圈出最重要的那五個。飛行員表示很無奈:就算找出了5個最重要的,剩下的20個我也要達到啊。
No no no. 巴菲特不這么認為。他認為飛行員應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5件事上,剩下的20個都歸為:為了整體考慮而不得不先放在一邊的部分。
故事的真實性無從考證,但這個故事確實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當有一堆事情擺在你面前的時候,我們需要不斷地按照優先級來排序,確保自己完成了最核心、最緊迫的工作。
就像故事里所說的,最重要的5項完成之前,剩下的20個小目標考慮都不要考慮。我們的日常工作不正是這樣嗎?特別是對于HR來講,每天將精力分散在很多工作上,結果往往是這也沒完成、那也沒完成。學會“挑”出重要而緊急的任務,也是你比別人強的體現之一。
別被亂七八糟的決策困擾
馬克·扎克伯格出席活動,幾乎都是灰色T恤+牛仔褲,但我們都知道他肯定不是因為窮(攤手)。
作為Facebook的創始人,每天一睜眼就有一大堆事等他來決定。灰T+牛仔褲已然成為了他的出行標志,為他省去了“今天穿什么”這一世紀難題,那么他要做的決策就又少了一個。
我的意思不是說,要想成功你也每天這樣穿。而是簡化決策,別讓亂七八糟的事情打擾你。也許在別人看來,穿衣打扮是重要的事情,但在馬克·扎克伯格眼里這事不值得花費時間——他有更大的idea需要去實現。
即使是平凡的職場人,也可以學習他的這個習慣,比如:一周七天的晚餐不同,但保持一個固定循環——這樣既能保持每天的新鮮感,又可以省去思考“今晚吃什么”的時間,用來思考更重要的問題。
寫下待辦事項清單
互聯網發展至今,大部分職場人都習慣用手機、電腦來處理業務了。但是,如果重新審視一下用紙筆來紀錄的模式,就會發現:這種方式仍然非常有價值。
Facebook首席運營官(COO)雪莉·桑德伯格至今還保留著隨身帶一個螺旋裝訂筆記本的習慣。筆記本用來記錄會議重點、待辦事項以及其他她需要記住的東西。當她所帶領的團隊完成了一個項目,她就在筆記本上把那部分劃掉,再繼續后面的事宜;如果筆記本上一頁的事情都做完了,她就把那一頁整體撕掉。
聽起來并不難,對不對?想象一下,把一整頁已經做完的事項全部撕下來,感覺有多爽!
項目分解,大事化小
這是斯蒂芬·金的絕招(《肖申克的救贖》、《閃靈》等書作者)。人生彪悍如他,即使已著作等身,在創作架構宏大的作品時仍然會頭疼不已——這就跟HR接到大量招聘需求時的心理是一樣的。
斯蒂芬·金的做法是,保證自己每天至少寫10頁,這樣至少可以確保三個月內能寫出初稿。
招聘和寫作雖然是風馬牛不相及,但面對長期的、宏大的項目,可以采用相同的原則——HR從每天具體的工作量著手,給自己設立一些像“聯系5位候選人”這樣的小目標,一項一項來完成,有節奏地完成全部工作量。
回想一下,徹底完成一件事、把它從checklist上劃掉的感覺是不是很棒?把項目分解、大事化小,就可以每天都有這種成就感!
精確到分鐘的時間表
把大項目分解成小目標不難,難的是每天都能完成自己設定好的小目標。
比爾·蓋茨和埃隆·馬斯克(SpaceX現任CEO、CTO、特斯拉CEO、產品架構師)都是高效完成“小目標”的專家。他們的時間表都是精確到分鐘的,每一天的工作時間被分成一塊塊小區間,不拖延一分鐘。
職場人不妨學習他們的做法:如果能夠準確估算出完成一項任務所需要的時間,那就迫使自己在這段時長內完成。比如:吃飯就花35分鐘,打電話不超過5分鐘,等等。
對于比爾·蓋茨和埃隆·馬斯克這樣需要同時管理多家公司的人來說,時間管理就是關鍵。但即使你沒有他們那樣的財富和地位,管理時間仍然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把每分鐘都看作特別寶貴的一分鐘,堅持一段時間,你必能強于他人。
行業大佬們嚴謹、高效的生活習慣是促使他們成功的因素之一。但說來說去,作為普通職場人的我們,也不必全盤照搬。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找到既嚴謹、高效,又符合自身工作風格的職場習慣?
如果睡前來一杯香檳,能祝你入眠、第二天精神抖擻,那又何樂不為?英國女王就是這么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