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要由一般的“經營”提升到“精營”,也就是說你的經營模式,經營策略比別人要精到、更高明。
所謂的“精”就是精湛,精心,對于企業的運營模式來講,經營包括六個面,但要由經營做到精營,六個面差一個都不行。只有絲絲入扣,才能芝麻開門。
客戶——獲得價值
價廉物美的商品是老百姓最關注的問題,沃爾瑪喊出“天天平價,始終如一”的口號,并在經營過程中將平價進行到底。到沃爾瑪去購物,你可以看到某些同牌子的商品,沃爾瑪的標價要比同行的低。顧客購買到有所值的物品就會滿意,而顧客的滿意就是對企業最好的肯定。
另外,“一站式”購物也是沃爾瑪想客戶所想的一個體現。沃爾瑪購物廣場的商品品種齊全,貨架上琳瑯滿目,從家庭所需的生活用品如服裝、藥品、家電等,到汽車配件、小型游艇等等,應有盡有。在這里,消費者可以一次性買到自己所需的物品。同時,沃爾瑪還設立了休閑娛樂場地,讓客戶在購買的同時體驗到快樂。此外,沃爾瑪還提供其他的特色服務。例如在深圳的山姆會員店,在高達12000平方米的營業面積中,設立了400個免費停車位,顧客可以享受免費停車的服務待遇。這一系列的服務,就是為了讓客戶覺得來這里比其他地方更方便,更有價值。
企業的價值在于客戶,客戶對產品滿意了、對服務滿意了,也就給企業帶來了效益。但是,我們會發現,企業做到完美是不大可能的,沃爾瑪在保證了物美價廉的同時,對供應商的和諧成為它的一個新的課題。
社會——促進和諧
自汶川大地震發生后,許多地方和眾多人民群眾遭受災害,大量的交通、通信、輸電等基礎設施受到了損害。在這個非常時刻,中國人壽所屬的“國壽慈善基金會”為在地震災害中失去父母的孤兒提供了成長到18歲的基本生活保障,解決孤兒生活問題。同時,中國人壽向參與抗震救災工作的公安干警(含邊防、消防、警衛等)、衛生系統醫療救護人員、地震救援隊員、新聞工作者及檢察干警等五個群體每人捐贈保額為20萬元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保障抗震救災工作。
從這個案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企業追求經營效益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是要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肩負起一定的社會責任,促進社會的和諧。這是企業必須做的,單純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行為是有悖于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一個沒有責任感的領導者是不稱職的,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企業也是不會長期繁榮、和諧發展的。
競爭者——差異化
說到零售業,無人不提沃爾瑪與家樂福。沃爾瑪與家樂福“狹路相逢”沒有刀光劍影,沒有你死我活,反而是在競爭中各自保持自己的優勢。沃爾瑪打出的口號是“天天平價”,家樂福奉行的是階段性“超低價”,在營銷特色中保持一定的差異化,從而保持各自的競爭優勢。
例如,在目標客戶的定位上,兩大零售巨頭之間的目標群體錯位。家樂福將目標定位在工薪收入的大眾消費群體,而沃爾瑪則將目光鎖定在中高收入的高消費群體。對于商場坐落地段的選擇,家樂??紤]更多的是交通發達、人口稠密的地段,貼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消費。而沃爾瑪則多將超市建在市郊,適合于中高檔次消費者駕車前往。不過因為家樂福把店開在鬧市區,停車場面積有限,中高層消費者駕車前往購物,停車問題沒能得到解決。相對于此,沃爾瑪寬敞的免費停車場則吸引了這部分有私家車的高消費人群。
競爭者之間存在差異,不管是產品、價格或者服務,只要在營銷策略上稍有創新,就可以與競爭者進行錯位營銷。尤其在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的時候,差異化不僅可以讓客戶的不同需求得到滿足,也使得企業凸顯自己的特色,在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所以,善于“精營”競爭者的企業領導者必定與競爭者之間形成差異。
員工——求生存
員工是企業生存的根本,也是發展的動力。薩姆·沃爾頓說:“尊重每一個員工”。然而我認為,“精營”你的員工,首先要給予員工生存的機會。那么,如何讓你的員工生存?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外需有所下降,一些企業訂單不足、利潤下滑,尤其是從事外貿的企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企業或是關門大吉或是停業整頓,減薪、裁員勢在必行。然而企業是不是一定要裁員才能度過危機?未必。
安徽省紡織行業龍頭企業、馬鞍山市海獅織造有限公司,老總賣掉公務轎車,公司所有高管人員減薪一半,緩發薪水。而對于公司750多名員工,卻保證做到“不裁員、不減薪”。其實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海獅織造也深受影響,產銷萎縮、效益下滑、資金短缺。可是,為確保一線員工正常的工作與生活,公司賣掉了公務接待車,減少了企業的額外開支,于是在海獅出現了老總、高管與員工一起升座通勤車的現象。據該公司有關人員介紹,公司生產的兒童服裝,全部都是出口產品??墒窃诮鹑谖C期間,車間紡織女工的收入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有所提高,扣除“五險一金”后,每月拿到手的工資都在1200元左右。
員工為企業創造價值,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員工的努力。海獅織造公司用行動告訴我們,即使在危難時刻,員工依然是企業的根本。企業保證員工的生存,員工與企業一起共渡難關,畢竟困難是暫時的,企業未來的發展還是需要員工的努力。
股東——得利潤
企業要運行好,還要顧及股東的問題。股東作為公司的出資人,支持企業的發展經營,為社會創造價值,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獲得利潤也是無可厚非的。
任何一個企業領導人都要明白,股東作為企業的堅強后盾,對企業運轉正常與否至關重要,所以,千萬不要讓股東因為利潤的問題而對公司起負面影響,導致企業的動蕩。在處理利益分配的問題上,企業必須要以誠信為主,尊重股東,讓股東得到應得的利潤,給股東以物質上的滿足。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企業與股東之間不要引起不必要的糾紛。特別在非常時期,用心“精營”你的股東,就好比為企業筑起一道堅強的后盾。
經理人——謀發展
企業能否茁壯成長,經理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確處理好企業與經理人之間的關系,也是企業領導者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目前,國內企業經理人的薪金普遍不高,所以僅靠物質條件不利于職業經理人的成長。
一個經理人更多的是需要發展的空間和平臺。企業領導人必須清楚地了解,經理人是創造財富的寶貴人力資源,給他以足夠的、適合的發展空間是必須的。給經理人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讓他們真正參與企業的經營與管理,實現自我的價值,從而體會到快樂、自豪與成就。
領導禪悟
企業如何從“經營”轉到“精營”?企業領導者必須面面俱到:“精營”客戶面,給予客戶的價值;“精營”股東面,給予股東的利潤;“精營”競爭者面,與競爭者間形成差異;“精營”社會面,促進社會和諧;“精營”員工面,讓員工得到生存;“精營”經理人面,讓經理人得到發展。當別的企業家因為慘淡經營而愁云滿面時,你卻因為“精營”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當別的企業家苦于經營卻無所獲時,你卻因為“精營”收獲了希望。對于企業而言,從經營轉到精營,實現運營模式的創新就是最大的“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