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機會上,中興通訊新任總裁史立榮對中國標準的3G移動通信技術TD-SCDMA及其LTE演進路線充滿期待,他認為這將是有效解決數據服務所帶來的網絡壓力的途徑之一。
而在如何把握機會的“執政策略”上,今年3月份接任中興通訊總裁職位的史立榮認為,“創新+獲取規模”將是重要的兩大策略。
TD推進與創新投入
盡管許多運營商已經在部署更常見的FDD 3G網絡并向LTE演進,但史立榮指出,由于頻譜資源的限制,運營商會考慮利用TDD頻譜進行數據業務。
“越來越多的運營商將考慮TDD模式,由于FDD頻譜的稀缺性和昂貴性。”史立榮進一步介紹說,“運營商將更加關注數據和寬帶業務并需要更多的頻譜資源,TDD將成為無線寬帶的一個選擇。”
2008年,中國通信運營商進行了重組。中國聯通獲得了傳統的WCDMA 3G牌照,中國電信獲得了CDMA 3G牌照,而中國移動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運營商獲得TD-SCDMA牌照,成為全球首家建設TD-SCDMA網絡的運營商。為此,中國移動在探索的初期付出了一些代價。 當時的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說:“TD-SCDMA尚不具備規模優勢,這將帶來費用的增加。”
然而,由于全球移動寬帶市場始料未及的發展,現在業界有逐步向TDD模式過渡的趨勢。TDD模式的吸引力在于,由于上行和下行流量的不對稱性,數據傳輸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系統通過動態地分配上行和下行的時間段,能夠將空閑的頻譜資源分配給其他用戶。
但在市場大機會下,產品的競爭力來自于對研發的持續投入,史立榮表示,每年中興通訊都要把10%的銷售收入投入到研發上。根據中興通訊8月份發布的半年財務報告,截至2010年6月30日,2010年上半年中興通訊實現銷售收入45億美元,同比增長10%,凈利潤1.29億美元,同比增長12%。這就意味著,每年中興通訊在研發的投入近10億美元。
“我們的創新更專注于市場需求,專注于客戶需求。”他說,如果未來中興通訊想成為通信行業的領導者,創新一定是首要策略。
他強調,10%的研發經費是用于前瞻性的產品技術研發,如下一代基站和網絡技術。中興通訊目前擁有國內專利3萬多項、國際專利4100項,范圍涵蓋2G、3G、4G以及LTE、UMTS等核心領域。2009年,中興通訊國內專利申請數排名第一,國際專利申請增長了3倍。
史立榮透露,SDR解決方案是其中研發成果之一。中興通訊的SDR解決方案通過一致性的硬件平臺,進行軟件升級,當運營商升級到3G或者4G的時候,保護運營商的前期投資。
規模與市場
史立榮表示,除了創新外,打造規?;袌鰞瀯菽芰礊橹信d通訊第二個管理策略。
目前,中興通訊在中國3G投資中取得市場份額的規模優勢,“中興在中國國內取得了很好的市場份額,毫無疑問這將為我們在全球范圍內帶來規模效益。”史立榮說,“我們在亞太地區的市場份額很大,我們同時也關注世界其他區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在巴西、俄羅斯、南非、尼日利亞這樣的大國,占有更高的市場份額。”
而為了更好地突破歐洲和北美市場,中興通訊也在進一步為此進行內外環境的改造。
目前,中興通訊約20%的股份為外資股。2010年中興通訊任命一位美國人、Freshfields律師事務所的前律師Timothy Seifert擔任獨立董事。史立榮表示,要讓中興通訊在歐美市場的形象上成為“一家不一樣的中國公司”。
中興通訊一開始利用終端進行突破,今年8月,中興通訊與美國運營商巨頭Verizon聯合宣布,將在美國市場正式推出中興通訊的Salute手機。“我們下一步是要進入美國的網絡設備市場,”他說,“我們已經成功地與一些中小型運營商取得了合作。接下來我們希望進入美國的一流運營商。”
“一流運營商是我們的明確目標。我們的策略是聚焦于大國和一流運營商,例如MTN、 Bharti、 沃達豐、法國電信這樣的跨國運營商,”他說,“我們更致力于這一類的運營商。”但中興通訊在印度就會非常謹慎,因為運營商之間會出現合并重組。那里有許多運營商在爭奪市場。
“如果運營商需要,有時我們也可以提供一套融資服務。”史立榮透露。比如,2010年6月中興與加拿大一家新興運營商Public Mobile簽了合同,為其設計、承建并運營一張端到端的CDMA網絡,中興將為該網絡部署逾1000個基站。合同當時價值3.5億美元,就是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的融資服務。
同時,史立榮還表示,優化內部管理、節約成本也是非常重要的。為此中興通訊必須“重組架構,使其更加扁平化,更為有效”。他會給公司不同部門設定“明確目標”,并進行績效考核。比如,他希望通過更多地利用IT和電信技術來節省差旅費用,中興通訊就在全球部署400~500個會議視頻終端。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日報作者:孫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