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因為便當文化的傳統(tǒng),便當在日本隨處可見。從超市、便當店、公司食堂到藥店、便利店,都可以買到。殘酷的競爭,也倒逼著企業(yè)不斷優(yōu)化其商業(yè)模式,將一份外賣便當幾乎做到了極致。
在日本,就有這么一家專門送外賣的快餐企業(yè),每天只做一種便當套餐,公司創(chuàng)始至今50年屹立不倒。據統(tǒng)計,它平均每天提供的快餐數量達到13萬份。沒錯,一天送13萬份外賣,一家餐廳,而且不過700員工。
價格無敵,只要0.05的利潤率
餐廳叫“玉子屋”,成立于1956年,致力于滿足商務人士 “希望午飯更便宜、更好吃、更健康” 的需求。
日本的便當行業(yè),價格普遍不高,利潤率也較為微薄。自然,如何最大程度的壓縮成本,也成了企業(yè)競爭力的一大關鍵因素。相對于同行業(yè)同級別便當,玉子屋的便當都會更便宜一些。
有多便宜?
價格統(tǒng)一為450日元,按現在的匯率換成人民幣23元左右。其中有50%用于食材,45%用于人工、設備及其他成本,5%為追求的利潤。
如果按日本最低工資算的話,在麥當勞餐廳端半個小時盤子,就可以換得這份便當。毫不夸張的說,幾乎所有人都能吃得起。
當然了,低價可不是靠削減食材成本、降低員工薪酬這些方式,玉子屋通過改變商業(yè)結構實現了物美價廉。
規(guī)模經濟,數量少了不賣
剛才說到玉子屋的便當很便宜,其中有一點就是源于其規(guī)模經濟。
玉子屋的客戶群是主打公司。與國內的外賣面向單個客戶為主不同,玉子屋的客戶是來自各個公司。大小公司都有,但10份以上的訂餐量才可以下單。
所以,雖然是人人都能買得起的價格,但數量少了,同樣不會賣給你。
作為快餐,面對的人群就是上班族,產品定位就是午餐,在短時間內,解決更多人的午餐問題。實踐也證明,玉子屋這種集中銷售的規(guī)模經濟,確實有其優(yōu)勢所在。
單一菜單,選擇不再困難
與很多挖空心思取悅食客不同需求的公司不一樣,玉子屋的菜單也足夠“奇葩”——因為它每天只提供一種便當。
當然,雖然每天都是單一菜單,卻每天都不同。以玉子屋一周5天的餐單為例,周一是漢堡肉和意大利面;周二是海帶拌飯和烤雞;周三是炸火腿和燉牛肉;周四姜汁烤豬肉;周五青椒肉絲和炒洋蔥。“單一菜單”模式的強大之處就在于,可以實現大規(guī)模批發(fā)采購,從而在與供貨商的議價中降低采購成本。
除了食材采購,在標準化生產效率方面,同樣大大提高了。玉子屋的全自動煮飯系統(tǒng)可以在1小時內煮好15000份米飯,“單一菜單”使成品制作的效率提高了至少30%,而且食物溫度的穩(wěn)定性更高。反之,如果每天的菜單有多種,集中加工的效率就會大大降低。
此外,對于許多每天吃外賣的白領來說,都會糾結于“吃什么”的問題,所以其實在不少快餐店都有一道菜,叫“隨便”……
玉子屋這種單一菜單的方式,也在無形中降低了顧客糾結于“吃什么”的決策成本。
分組配送,700人配送13萬份!
所謂外賣,物流自然是極其關鍵的一環(huán)。
玉子屋采用分組送貨的配送方法,分為遠、中、近三組配送,并且各組之間互相補位。也就是說,離工廠較遠區(qū)域的送貨車裝上比預估訂單略多的便當先發(fā)車,在完成配送后和后發(fā)組取得聯(lián)系,再對便當不足的區(qū)域進行補足。
玉子屋現有送貨員約200人,分別乘坐160輛送貨車。
換句話說,玉子屋不是各部分單獨運行,而是將各個部分和環(huán)節(jié)有機組合,實現出色的協(xié)作,在這過程中,先發(fā)班就擔當了“空中加油機”的作用,成為流動的臨時小倉庫。
低廢棄率,準確預估訂單數
在日本,菜品基本上是生魚片、小菜、料理為主,拌飯、蒸菜等是家常便飯。此類菜品對溫度的要求相對來說并太高。
而且,日本的食材多為分離狀態(tài),菜品天然具有標準化的成分,所以更容易進行工業(yè)化生產。
基于這些因素,玉子屋才能完成一天13萬份訂單的壯舉。因為它能提前準備打包好外賣,否則真要等到訂單來了再現做,恐怕讓所有員工都來炒菜都完不成13萬份了。
當然,提前準備也面臨著一個問題,就是要預估好當天所需的外賣數量。如果預估得多了,那有很多食材送不出去,要浪費掉;反之,則會導致食材不夠配送的問題。
玉子屋的這種預估準確率堪稱驚人,它把便當廢棄率控制到了0.1%,比業(yè)界低了1倍!
玉子屋一天的所有便當,是可以提前預定的,不過超過了當天早上的10點,就不能接受當天的便當預定了。但是,它會通過互聯(lián)網(含官方網站)提前告知未來2周的菜單,方便客戶預定。
另外,玉子屋會通過回收飯盒,達到循環(huán)利用便當盒的目的。這種做法的作用自然是節(jié)約成本又環(huán)保。但玉子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反饋數據。
工作人員在回收便當盒的時候,會打開所有餐盒確認情況,記錄哪些菜剩了多少,并將當天的信息反饋給公司。這些信息會通過每日的工作報告實現共享,作為預測訂餐量、改善菜品的最重要依據。依靠這些數據,玉子屋能對第二天的訂單數量做出精確評估,從而實現驚人的低廢棄率。
民以食為天。餐飲業(yè)是永不會過時的創(chuàng)業(yè)主題。
但大量的競爭者涌入,也讓藍海變成紅海。所以餐飲也是一個復雜辛苦的行業(yè),從原料采購、收貨、庫存到分發(fā)等環(huán)節(jié)都必不可少。在競爭激烈的市場,餐飲企業(yè)要想奪得一席之地,自然也要費點心思了。玩互聯(lián)網+O2O餐飲的、玩高科技“無人”全自動餐廳、玩“創(chuàng)意”的、還有靠服務取勝的,各種創(chuàng)新案例層出不窮。
而玉子屋用整體協(xié)作的方式制造了一個商業(yè)系統(tǒng),環(huán)環(huán)相扣,或許也是一個值得借鑒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