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許多企業在管理上做了很多“功課”,比如說流程再造、結構調整、人力資源管理、期權激勵、企業文化等等,幾乎所有管理的方法都涉及到了。可掌控不好管理的“度”,很容易造成“管理過頭”,從而讓企業陷入困境。
曾經有一家在業內算數得著的企業,因為不得已而做了一次重大的人事調整:將一個重要的業務部門的經理A撤下,換上了B。這次“走馬換將”的舉措讓企業內外大跌眼鏡。因為無論從個人素質還是業務經驗來說,B都遠遜于A:原因在于,A不但作風強悍,雷厲風行,嚴格管控著員工,強硬的執行著公司規章制度,而且有著近十年的經驗,可算是一個標準的“業務油子”了。而B雖說工作年限不短,但相關業務經驗卻極為匱乏,入行不過一年有余,對業務的熟知程度甚至還不如部門員工。既然如此,那么公司為什么還要作這樣的人事調整呢?問題沒有出在“人品”上,而是出在了“管理”上。
企業管理毒瘤“管理過頭”你中了嗎
原來,A自恃資歷老、水平高,管理手段甚為彪悍,甚至有點獨裁專制,處處對員工施以鐵腕;員工整天就像拼命旋轉的陀螺,機械、壓抑、被束縛,沒有自由、信任和發揮空間。面對A這種“管理過頭”的做法,員工怨聲載道、意見很大,有不少員工還辭了職。如此惡性循環,問題嚴重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企業痛定思痛終于撤了A,換上了B。
B雖然業務不十分過硬,但他時不時就會向員工示弱:今天又挨老板罵了,拜托大家多幫忙!你們業績不好,我就可能下一分鐘走人。在這種無處不在的,巧妙的“刺激”下,員工個個兒都像上滿了發條的時鐘,干勁兒一個賽一個地高昂,B的部門在公司創造了業務奇跡。其實,業務部門的人個個兒都是人精,根本用不著你過分地管,只要能讓他們將自身的潛在能量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業績只不過是捎帶著的事兒。
A的鐵腕管理,造成了“管理過頭”的弊端,他的管理只是在解決一個效率問題,如果和經營不匹配的話,就會出問題:束縛了大家激發斗志、施展身手的空間。相反,B的善和“人性”的管理,恰恰極好地彌補了這一點。很多企業表面上宣稱是“精細化管理”,看似管理很前衛,制度是很完善,實則是效率變低了,內耗變大了,機會沒有了,企業終究因“管理過頭”而漏洞百出。
危害
中國的事情往往是這樣:
一抓就死,一放就亂。推論到企業的也是這樣,“管理過頭”危害很甚。
1、盲目自負氛圍緊張:不相信員工的自我管理的需要和自主管理能力。
2、在緊張的氛圍下工作,員工隨時都有一種危機感,沒有心思更好地工作,久而久之,工作效率低下。
3、通路不暢推諉自保:“管理過頭”的企業,內部信息溝通將遭遇障礙。
4、不利于人的發展,不能體現人本管理的思想。
5、管理官僚文化內耗:“管理過頭”將導致產生官僚現象。
6、勢必削弱了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和團隊凝聚力,是“企業文化內耗”
善洐兄弟贈言
為什么如此多的公司存在“管理過頭”的現實,而又無法實現其最大的潛力?其主要原因是整個公司缺乏一種系統而全面的視野與相互協調。要讓不同企業的人員感受到自己企業的文化,意識到企業的發展與自己息息相關。這就要考驗領導團隊平衡能力和對管理的“火候把握”。
信任要靠企業管理者的層層授權,明確各自職責,將信息流程的臃腫度降到最低。授權并不是棄權,而是為了更好的利用好權力,也是為了更好的監控權力和掌控權力。權的前提是必須建立信任和健全的企業管理制度,有效地監督和約束權力。同時,注重細節,也不是要管理者對所有細節都了如指掌,應該注重的是對全局有決定意義的關鍵細節,以及通過細節反映出的管理的真實情況。
善洐兄弟作為湘商商品微交易旗下的合作伙伴,能提供完整的課程培訓服務體系,包括銷售類,企業管理類,分析師培訓,行政人事類,客服類等。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了良好的企業團隊,成功還會遙遠嗎?善洐兄弟服務體系完善,有足不出戶的線上課程,面對面交流的線下互動,以及私人訂制服務供您挑選。師資力量龐大,皆是擁有豐富行業經驗的精英,傾囊相授切身經歷。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