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自己先成為可信之人
如果自己不能成為一個值得別人信任的人,與別人之間的信任關系就無法建立。因為,與別人的信任關系,不過是自己內心的一種外在反映。
稻盛和夫先生在創業路上,曾多次遭人背叛,但即便如此,他仍持開放的心態,認為應該去真誠地信任別人,并且不斷自問自答 :“我自己的心是否值得別人信任?”與及時修正自己的態度和行為。
信任,應從自己內心而不是從外面求得。
關愛——真誠溝通,真心掛念
“信賞必罰”是必須的。但是,嚴格的背后一定要體現關愛。
團隊中一馬當先的領導者,在自己前進時不要忘記回頭看看,確認別人是否跟上了自己的步伐。所以,特別需要重視與團隊成員的真誠溝通。
不擺架子,多與大家接觸,比如一起吃頓飯,多一些鼓勵和慰勞的話語。真正發自內心的掛念一定能打動每個人的心。
領導者發自內心的持續關愛,一定能使團隊內部常保和諧。
讓利——堅定領導者的基本道德
作為領導者,當團隊利益和個人利益放在天平的兩端時,把重心放在團隊一邊,這才是合格領導者的必備倫理觀。
舉個稻盛和夫先生的例子:
當公司股票上市的時候,有兩種做法都可以采用——一種是公司把現有股東所持有的股票上市流通;另一種是公司發行新股,在股票市場上公開。
前者是讓股票溢價部分進入經營者和其他股東的腰包;后者讓股票的溢價全部歸公司所有。
我在公司上市時,毫不猶豫,當即決定采用發行新股的方法。這是因為在企業里,我把員工看作自己的伙伴,真心相交。考慮到所有伙伴的將來,必須讓企業資金充裕,必須讓企業長期繁榮。
以上便是“經營之圣”踐行的道德。
目標&理念——兩者相互影響與促進
領導者若沒能為團隊明確的奮斗目標,領導力則幾乎無從談起。
當團隊內沒有共同認可且行之有效的理念時,目標設立了,也難以達成。
設立明確目標,并令團隊擁有形成統一、合理的理念,整個團隊才能得以繁榮發展。
共鳴——超越人與人之間的各種差異
領導者在傳遞理念給團隊時,因為年齡、生活環境和人生經驗等方面的不同,兩者之間便會產生理解上的差異。
人與人,若年紀相近、愛好相近,自然好溝通;年齡差距大,言行方式帶有濃厚時代色彩,自然會有所疏遠。
所以,作為領導者,所持有的理念必須具有普遍性,具備凡是人都可以共通的基礎。不管年代相隔多遠,如果是立足于“作為人,何謂正確?”這一原理原則之上的哲學,那就一定能夠超越代溝,獲得跨越年齡的共鳴。
平等——角色有差異,地位皆平等
將團隊看作一個“劇團”,這個劇團上演著“經營”這一出雄壯的戲劇。——英俊的男演員和漂亮的女演員扮演主角。圍繞主角,有跑龍套的,還有反面角色。在舞臺背后,有管大道具、小道具的人.....各自角色不同,分工不同,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演出一場好戲。
人都是平等的,只是角色不同。
領導者要首先以身作則踐行這個理念,同時,帶領團隊成員認知自己的角色差異,以平等的姿態共同在一個舞臺上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