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提到的此類并購讓投資銀行家們忙個不停。風險投資人卻因此感到緊張。為我們投資的公司留點兒現金吧!
普華永道的數據顯示,雖然出現了諸多引人關注的收購活動,但科技行業今年的并購規模下降了19%。研究機構CB Insights指出,更糟糕的是,到目前為止只有兩家10億美元級初創公司完成了轉讓,分別是Lazada和Jasper。
滴滴出行收購優步中國或許預示著今后將出現的情形。如果膨脹起來的、資金過剩而且估值過高的初創企業因價格過高而無法出售,同時又因為盈利能力太差而無法上市,那么為什么不讓它們相互兼并呢?
優步首席執行官特拉維斯•卡蘭尼克是最有競爭力、態度最堅決的贏家通吃型初創公司CEO。他能容忍失敗實在意義重大。本次讓步也許會啟發其他打算隨優步而動的初創型公司CEO,讓他們對自己的公司持更加實際的態度。
競爭是初創企業合并的原因之一。我預計,經歷不可避免的整合之后,最大的幾家餐飲外賣快遞初創公司將合并在一起。監管障礙是它們合并的另一原因,比如優步在中國遇到的情況,以及傳聞中讓FanDuel和DraftKings走到一起的因素。
卡蘭尼克放棄在中國的宏大計劃標志著初創公司市場出現了拐點。驕傲、自負以及單憑意志就能變不可能為可能的非理性硅谷信念也許再也發揮不了作用了,這也是優步和滴滴等公司此前一直沒有合并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