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追求利益,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追求利潤,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信奉利潤至上,將利潤看得高于一切,忽視所需承擔的社會責任,則會誤入歧途,害人害己。不少企業眼睛里只看得見利潤,只想著自己如何更快地做大做強,絲毫看不見正被自己污染著的環境,看不見低劣的產品帶給消費者的傷害,看不見在工作崗位上累倒、病倒的員工……最終,企業的短視、忽視和盲視換來的是社會對企業的蔑視,換來的是企業自身在人們視野里的消失。
那么,為什么企業信奉利潤至上,就很難做大做強,更不可能打造“百年老店”,實現基業長青呢?
一方面,在“利潤至上”這種價值觀的驅使下,企業往往為了追求商業利益不惜損害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而其他利益相關者反過來也會對企業產生相應的影響。如為了商業利益而損害消費者的利益,最終會帶來企業在消費者心目中信譽的喪失;如為了商業利潤而損害公司員工的利益,會降低員工的工作滿意度,甚至還會影響到外部聲譽。追求“利潤至上”,往往將企業推向雙輸的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我們再來看那些百年老店,這些企業無一不很好地承擔起企業的社會責任,尊重客戶的權益,注意保護員工的權益。這些責任之舉為企業贏得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為企業獲得更大的利潤和可持續性發展創造了條件,而企業的發展又進一步為企業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提供了能力基礎。《基業長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和J•波勒斯在研究那些稱得上基業長青的公司時指出,這些公司之所以能夠實現基業長青,“根本因素在于指引、激勵公司上下的核心觀念,亦即是核心價值和超越利潤的目的感”。可見,注重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實際上是實現的是“多贏”,在良性的動態博弈中實現基業長青。
綜上所述,信奉“利潤至上”的企業實際上遵循的經營宗旨是“損人利己”,而“百年老店”的經營宗旨實際上是“利人利己”,最終的結果,“利潤至上”是“損人不利己”,而“百年老店”則實現了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共生共贏”。那么,企業該如何走出利潤枷鎖,成長為一家“百年老店”呢?
首先,企業要有更遠大的使命感,建立全體員工共同追求的目標。企業從成立之初就要回答這樣一個哲學命題:“企業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意義是什么?”,僅僅是“為了掙錢”嗎?比如,惠普公司的使命是“為人類的幸福和發展做出技術貢獻”,IBM公司的使命是“無論是一小步,還是一大步,都要帶動人類的進步”,迪斯尼公司的使命是“使人們快樂”。我們可以看出,這些企業的使命都是超越了利潤的,有著崇高使命的企業會對員工產生更大的感召力,從而使企業的發展有著源源不斷的動力。
其次,企業要有正確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是指對于實現公司的使命、愿景、戰略而言,哪些個人和組織特質是至關重要的。優秀企業的核心價值觀都蘊含了責任的思想。如杜邦公司的核心價值觀是“安全、環保和健康、職業道德、對人的尊重”,IBM公司的價值觀是“成就客戶、創新為要、誠信負責”,波音公司的價值觀包括“產品安全與品質、正直與合乎倫理的業務”。這其實也應了中國的一句古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就是要求我們秉持正確的價值觀來實現企業的目標和使命。
最后,在明確了企業使命和核心價值觀之外,還需要企業家和管理團隊真正從自身開始踐行,言行舉止都與核心價值觀保持一致,在制定的制度上不得與核心價值觀相違背。通過自身的實踐、相應的規章制度、全方位的傳播和宣貫,帶領全體員工來實踐新型價值觀,讓正確而富有感召力的文化為自己的企業做指引,實現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