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有的“給我獎勵,我更努力”在創造性的社會分工中只有短期效用,真正的驅動力是源自于探索本身的價值。畢竟你也不會因為討論的人的挽留而選擇不離開。
一 、基礎用戶的留存
他們是符合產品價值觀的那一波非核心用戶,包含新用戶與老用戶。由于基數過大他們的留存情況直接決定了整個產品的日活,目前業內以留存率作為基礎用戶留存效果的衡量數據指標。
1、什么是留存率?
留存率一般分為次日留存率、7日留存率、月留存率這3種。分別對這3種的解釋如下:
① 次日留存
(當天新增的用戶中,在第2天還登錄的用戶數)/第一天新增總用戶數;
② 七日留存
(第一天新增的用戶中,在往后的第7天還有登錄的用戶數)/第一天新增總用戶數;
③ 次留存
(第一天新增的用戶中,在往后的第30天還有登錄的用戶數)/第一天新增總用戶數。
究竟要做到多少留存率,產品才算合格,一個經典的經驗數據,就是留存率的“40–20–10”規則(Facebook平臺流傳出的留存率“40–20–10”規則),規則中的數字表示的是次日留存率40%、第7日留存率20%和第30日留存率10%。留存率是運營童鞋必須掌握的概念,需要有用戶留存意識,在運營上做好用戶留存的策略。
2、功能留人
創造出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工具高效、內容有料、社區熱鬧”,對產品童鞋來說功能留是新功能的開發與迭代,對運營來說除了要配合到功能的開發與迭代的工作,還需要讓更多的用戶感知它們,包含應用店的app描述、啟動頁的用戶引導、站內的活動策劃以及相關的渠道推廣。
高德啟動頁的新功能推廣
2、內容留人
墨跡提供最新天氣情況,網易提升最及時的新聞熱點、橘子娛樂提供最全的娛樂八卦,雪橙金服提供高收益的安全理財產品…..內容留存就要做到在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持續不斷為用戶提供或者推薦“剛需、時效性、娛樂八卦、絕對價值”的優質內容。
12年的貼吧在內容推薦上做的并非盡善盡美,吧與吧的的相互區隔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產品新用戶留存率的改觀發生在15年看貼的上線,一項貼吧客戶端里的純內容推薦功能,目前已經實現個性化推薦讓用戶非常方便找到符合自己價值觀的內容,進而讓用戶關注到具體貼吧產生更多的用戶行為。
3、 用戶留人
蠻多人的郵箱應該都類似“***給你發私信了,****給你評論了,****關注了你”的郵件,因為對于新用戶以及登入潛水的用戶來說,產品需要給我們推薦產品內優質活躍的用戶,做好推薦系統讓我們快速形成更多的好友關系連接。玩過人人的最近肯定受到了“你的****好友更新了最新動態”。
對長期未登入的用戶,發出與其有關的好友動態進行郵件召回是對即將流失用戶的一種用戶留人策略,年邁的人人試圖通過用戶留人的手段“召回郵件”來讓你回到產品上。這然而并沒什么卵用,因為真正能夠交流的朋友都在微信通訊錄上了。
人人網的招回郵件
4、物質留人
做積分商城或者說積分體系,是目前最常見的物質留人手段,有很多不錯的APP在積分商城方面都做了很好的先例,而且效果顯著,如天貓、滴滴、趕集等,可以借鑒一下的。目前也已經出現了專業提供服務的第三方開發公司,如果有需要的話去搜索下他們。
簡單的抽獎、免費試用等實質性的獎勵,對用戶的吸引還是非常大的。當然類似百度糯米與雪橙金服這樣的平臺,為了留住用戶,會現在直接發代金券。節假日發,周末發,用戶有一周沒登入了也發,甚至雪橙策劃了一個零元奪寶的活動,只需要登入即可獲得一個奪寶碼。
二、種子用戶的留存
作為能夠為平臺生產內容帶來品牌與用戶的核心用戶,對于它的留存工作需要運營的精細化耕作,自然得更走心很多。
知乎上的劉路老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我曾經做過一家網站的種子用戶。說說感受吧。我在進入那家網站的時候,是從豆瓣過去的,后來我成為種子之后,在2008年的時候,給他們做了一個小調查,居然有40%的用戶都是從豆瓣過去的。所以你知道了,要想找到種子用戶,就要到你的目標用戶喜歡玩的網站上去拉人。
我第一天在里面發了3篇內容,隔天有兩篇登了首頁。寫了12條文案,被選了2條掛在網站首頁。在進入網站2個月后,和他們的運營見面,聊天吃飯看展覽,給我紀念品,嗯,還有各位老大們親手寫的、給我的話。3個月后,他們把我的介紹掛到網站首頁,掛了一個月。
我每次發了內容,網站里面的運營們、編輯們,都來吹捧。吹到我整個人飄飄然不知道東南西北。后來我一直產出內容,一個月3篇,一直持續到2010年。完全是懷著歡喜無限的心。
所以你知道了,動用你可以使用的一切資源,去留下種子的心,讓他們從你的網站中獲得贊美,獲得朋友。和他們深入地交流,不敷衍、不造作。每個用戶都有成長和衰退期,2010年之后,我基本不再產出內容了,但這個時候,網站已經有500萬的注冊用戶了。而2008年年底我注冊的時候,才1萬人。
回顧歷史的時候,還能照顧到我們這些個老用戶的心,實屬難得。所以你知道了,種子用戶每時每刻都在為你做良好的用戶口碑傳播,不信你看。這個網站的名字叫蝦米。”
自己作為入駐蠻多平臺的碼字汪,在脈脈、饅頭商學院等平臺上也享受到了類似劉路老師的待遇。作為感恩,它們的口碑還是要做的,打算重點以脈脈和饅頭商學院為例,聊聊如何做對種子用戶的留存。
1、內容推薦
每次在公眾號上寫完文章都會往脈脈上搬,然后習慣性的把鏈接給到脈脈內容運營童鞋,他也非常默契的將我的內容進行站內推薦。現在6個月不到的時間,我在上面更新了40篇文章,閱讀量超過50萬,點贊近3000,更主要的是每天都有蠻多互聯網人加我,包括現在交流的比較多的李浩,感覺產品菜鳥匯公眾號里面不少訂閱者是從脈脈過來的。
2、多對一運營
在微信上搜下“脈脈”這個詞能出現5個人,分別是內容運營、KOL運營、活動運營、新媒體運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接觸,如果你需要哪些脈脈合作,可以幫你傳達,我愿意把多對一的運營關懷分你一些。
3、情感關懷
可能是因為自己并不是在脈脈特別早期的時候開始在里面寫文章,所以至今沒有收到過他們CEO的來信,不過倒是收到了他們在新年寄來的筆記本。在情感關懷上我得在這里表揚下饅頭商學院,的聯合創始人大冬天的,跑到上海給送了文藝的臺歷跟能夠顯得我有文化的鋼筆。
饅頭商學院送給碼字汪的新年禮物
4、馬甲互動
馬甲也俗稱為水軍,它對產品來說有兩個層面的價值,一是新產品可以通過它們營造熱鬧的產品氛圍,二是可以通過它們做種子用戶的互動,也就是給核心用戶制作出劉路老師那種每次發了內容,網站里面的運營們、編輯們,都來吹捧的感覺。目前自己沒享受過這種待遇,要不你們在評論區積極發言讓我感受下?
5、線下體驗日
如今大產品越來越喜歡在周年慶的時候組織核心用戶一同過生日,作為小公司的則可以策劃線下產品體驗沙龍,比如知名購物跨境購物社區某書,在13年年底用戶量沒到10萬的時候做過一次線下產品體驗活動,主要是邀請一些內容達人來分享香港購物經驗以及讓真實的用戶來提產品方面的優化建議,雖然當時場地是鋪墊的咖啡廳但是配上熱飲和小甜品,整個活動的氛圍還是挺好的,來的用戶當時每人還給送了一份定制款的口罩。
6、個人品牌推薦
把核心用戶的個人信息在產品的顯眼位置進行曝光,幫助他獲取更多的關注者,比如人人都是產品的專欄作家,在行的行家推薦。當然,有條件的產品可以做基于核心用戶的內容欄目,知乎職人,以及15年我們在貼吧策劃大牌黨訪談,都是對爭對大R用戶的深度訪談,并免費他們最好的站內推薦位。
最后,再次回到開頭的提到的用戶留存的基礎。不管是基礎用戶還是種子用戶,它們的留存都是基于跟產品有著共同的價值觀才真實的存在,留存運營策略可以更多,尋找到凝聚人的價值主張才是形成用戶積累的關鍵。就像果殼的果殼的 “科技有意思” ,引新一波科技geeker分享有意思的反權威的專業內容。對了,還的做好留存率的數據分析,目前用的比較多的是友盟和百度統計!
三、案例分享:@周萱
如何用運營策略做好美容產品的用戶留存。
首先就用戶身份進行分析,以醫美行業為例,關注者多為兩種:潛意識里有使用(整形)需求者+偶然成為用戶者。根據用戶身份細化分析對服務營銷內容差異化的輸出。
① 有使用需求者,這部分人占大多數,因此對于該群體我們一般做主打產品的內容輸出,同時結合產品的季節性推出相應優惠活動,增加訂單交易量。春夏季節,是脫毛項目旺季,這時我們會提前制定好優惠活動(價格+活動內容),然后根據“脫毛”這一主題展開線上內容輸出:吸睛標題+活動目的(為什么現在脫毛)+競品分析(我們脫毛的優勢:機器先進+價格公道+品牌優勢)+其它線下小活動(某時間段內到院做脫毛項目可領取小禮品等)
② 偶然成為用戶者,對這部分人,我們會做有煽動性的內容,最大可能的激發他們的整形需求,使其產生閱讀/咨詢興趣。
接手整形醫院公眾號時,我試投放了一些內容,如時尚類、搞笑類、行業新聞類,發現現有用戶對整形行業出現失敗案例的新聞關注興趣比較大,于是后面我針對用戶這一閱讀特性,專門定制了非法整形機構的負面新聞內容板塊,投放新聞的同時,在文中對內容做一定編輯,向消費者普及到正規機構整形的觀念,同時植入我們機構相應的整形項目,這類文章產生的閱讀量(微信文章基本達到總體粉絲數的10%,與本地同行業公眾號相比有一定優勢)和咨詢量一般都比較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