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定海神針,一流的公司需要一流的治理。狹義的公司治理,是股東對經營者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其中爭奪控制權可謂約束。通過優化治理,可以促進健全權責對等、運轉協調、有效制衡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助力決策民主與科學、執行高效、監督有力,從而造就企業做強做優,股東、經營者等共贏的局面。廣義的公司治理,是通過制度來協調股東、債權人、員工、供應商、顧客、政府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關系。良好的公司治理,意味著上述利益關系的動態平衡,從而企業可持續發展、各利益主體共享。其中,公司治理應是投資的重要考量——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長李維安教授認為:在成熟的資本市場上,投資者持有公司治理質量良好的上市公司股票能夠給其帶來超出市場平均水平的投資回報,即治理溢價。
企業強,中國興;公司治理優,企業才能強。作為專業的公司治理全媒體服務平臺,《董事會》雜志連續舉辦了十一屆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金圓桌獎”,更見證了美的集團、平安銀行(000001,股吧)等大批獲獎企業在公司治理上的收獲。這些獲獎企業能夠獲得今日的成績,相當程度上得益于公司的不斷優化治理。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的基石。這批治理優秀的上市企業,夯實了中國的資本市場、中國經濟。然而,中國企業一言堂、拍腦袋決策、內部人控制、違法違規等問題依然突出,嚴重制約了企業做強做優。
中國經濟已步入新常態,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是企業轉型升級。政策層面應加強對企業的制度供給,一大核心是公司治理制度創新,包括優化股東與經營者之間的關系。對企業發展而言,優化公司治理是最大的紅利,以往主要依靠投資驅動、要素驅動之路已行不通了。這意味著,中國的企業家們應高度重視公司治理,不斷優化股權結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等。只有不斷強力修煉公司治理這個內功,企業才能身強體健,適應、超越新常態,行穩致遠。不斷強力優化治理,應成為中國企業的新常態。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2016年,中國的企業家,是時候抓住公司治理紅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