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鼠屎”進入企業
(一)如果“老鼠屎”工作敷衍了事,就會適用“華盛頓合作規律”:一個人敷衍了事就會導致兩個人互相推諉,兩個人互相推諉就會導致三個人永無成事之日,如此類推。
(二)如果“老鼠屎”喜歡到處搬弄是非,就會適用“鯰魚效應”:平靜的企業會被攪成一趟渾水。
(三)如果“老鼠屎”破壞制度不被懲罰,就會適用“破窗效應”:企業的制度會接連被人破壞,企業遲早都要走上“有制度不執行比沒有制度更可怕”的道路。
(四)如果“老鼠屎”沒被拿掉,就會適用“彼得原理”:往更不稱職的崗位上蹦。
二、“老鼠屎”走上重要崗位
(五)如果“老鼠屎”蹦到了更不稱職的崗位,就會適用“馬太效應”:老鼠屎越來越得志,企業越來越糟糕。
(六)如果“老鼠屎”走上關鍵崗位,就會適用“木桶理論”:老鼠屎變成企業的短板。
(七)如果“老鼠屎”走上領導崗位,就會適用“羊群效應”:上行下效。
(八)如果“老鼠屎”不能勝任崗位,就會適用“帕金森定律”:一個無能的官員會找比自己無能的人當助手,無能的助手又會找更無能的人當助手,如此類推。
(九)如果“老鼠屎”經常沖人發火,就會適用“踢貓效應“:不良情緒會四處擴散,最后的“出氣筒”就會在工作上出問題。
(十)如果“老鼠屎”工作思路混亂,就會適用“手表定理”:朝令夕改,導致下屬無所適從。
(十一)如果“老鼠屎”經常制造小問題,就會適用“青蛙效應”:小問題不斷積累,最終導致大麻煩而使企業積重難返。
(十二)如果“老鼠屎”破壞用人制度,就會適用“溫室效應”:掉到湯里的老鼠屎越來越多。
(十三)如果“老鼠屎”不斷增多,就會適用“二八法則”:八個人的努力被兩顆老鼠屎毀掉。
(十四)如果“老鼠屎”想保住既得利益,就會適用“筷子效應”:和其他老鼠屎抱團,企業從此出現拉幫結伙和黨爭內耗。
(十五)如果“老鼠屎”把企業搞的烏煙瘴氣,就會適用“圍城效應”:不知情的人持續到企業應聘,受聘過后又持續跳槽。
(十六)如果企業還奢望“老鼠屎”能改掉“屎”的本性,就會適用“鱷魚法則”:鱷魚咬住你的腳,你越掙扎就會傷得越重最后被鱷魚吃掉。
(十七)如果“老鼠屎”離任,就會適用“最高氣溫效應”:人們總認為下午14::00時太陽最厲害,其實此時太陽早已偏西,氣溫高不過是源于此前的熱量積累。當“老鼠屎”離任后,繼任者很容易成為“老鼠屎”遺留問題的替罪羊。
(十八)如果企業在風雨飄搖中不幸遭遇一陣冷風,就會適用“多米諾骨牌效應”:最后一根稻草把企業壓垮。
以上就是企業走向衰亡的東堂法則:用人制度上的任何瑕疵,都會導致企業走向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