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ec (后改為 “Exec Errands”)滿足了我們想要成為一個兼職私人助理 / 跑腿的愿望。比如碰上那些酬勞不足以負擔全職可找兼職去做的隨機差事時,我試圖找個一個幫手,但卻很難碰到在最后一刻接到通知,還能當天完成跑腿任務的人。我也在 Taskrabbit 和 Craigslist 發布廣告嘗試招人,但甄選過程的繁復并不適用于每天性的小型任務。
最后,第一版 Exec 還是面世了,我們稱之為 “Uber 遇到 Taskrabbit”,讓每個不論是在網頁或客戶端下單的用戶都可以立即找到兼職。在后端,我們已經招了一堆需要找額外工作的人們作為我們的兼職跑腿,他們會等著接活兒。當有人把需求發布到平臺上,我們會推薦最符合條件的工作人員接單。當訂單被接下后,兼職人員就會跟平臺下單的用戶聯系,并開始執行任務。早期的用戶喜歡發布一些如遛狗、整理雜貨店、臨時辦公室工作或其他更多。
后來我們把 Exec Errands 改成了純粹的網上預約家政服務的公司 Exec,一月份,它被 Handybook 收購了。下面就是我從早期的 Exec Errands 學到的一些有關 O2O 的經驗。
單位效益比純粹做軟件重要多了
有了 Justin.tv,當我們想創造更多收入時,我們會仔細地觀察,找出尚未被發現的領域力推另一廣告單元。實際銷售成本(帶寬和服務器)只占總收入約 30%,我們大部分的支出用于軟件工程師努力改進產品。
在 Exec Errands,我們當時支付兼職人員每小時 25 美金工資的 80%。這意味著我們只有 20%做成日常支持成本。小時工有時會把工作弄得一團糟時,我們還需要給客戶賠償金,有時候客戶甚至會要求退款,這種情況會吃掉我們所有的利潤。
兼職流動率太高
有能力的人大多不找兼職工作,唯一的例外是需要額外收入時,但這些人的全職工作時間與我們的用人高峰期相沖突:工作日的上午十時左右,周一至周五。雇傭新的兼職人員是昂貴的,尤其在很難讓他們留下來的時候,我們不能保證他們的工作量,時間允許的狀態下,兼職人員平均利用率僅為 50%。此外,大部分的兼職人員想在工作日工作,這意味著在周末會出現供求關系矛盾。
需求十分急切,供應短缺
事實證明,每小時 20 美金在舊金山無法激勵兼職人員。因此面對急切需求,會出現大量的供應缺口。如果沒有像 Uber 那樣飆升的價格福利,想確保我們的服務質量始終如一是不可能的。
用戶獲取是很難的
Lyft 和 Uber 是病毒式傳播的 O2O 企業,在很多時候你打車載人使用這些軟件時(他們后來認為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乘車體驗,也成為了忠實粉絲)。 Exec 的兼職就不具備這種病毒式傳播的效果,因為你使用這些服務時通常不會告訴任何人。
客戶激活帳號很難
只有大約 10%的人注冊 Exec 后會激活賬號(這要求你至少發布一個工作需求)。當他們聽說 Exec 時,只覺得這很酷,但很少有人會立即找兼職工作人員,自然他們也沒有激活應用程序。這直接導致了用戶激活率減少和形成較高的客戶獲取成本(因為較少的注冊能轉化為實際的客戶)。
有些公司需要正式員工親自上陣
在早期的日子里,如果一個工作需求發布,沒有像 Execs 這樣的平臺可以使用 (供不應求是經常發生的),我們只好派辦公室的正式員工親自上陣。我們比喻自己的這種行為為吃自己的狗糧,理想化地認為這樣做可以讓正式員工順便感同身受一下、體驗一下,然后更好地開發產品。不過正式員工的綜合素質是比臨時工高的,用戶滿意度通常也比較高,這樣得到的數據點是不準確的。
專注垂直領域,縱深發展
諷刺的是,Exec 與 Justin.tv 在這點上非常相似:當我們開始專注于一個特定的垂直領域時,事情就會變得很好,以令人稱奇的速度增長得更快。隨著 Justin.tv 的發展,我們漸漸發現一小撥用戶對游戲直播十分感興趣,因此我們開發了 Twitch,一個觀看游戲視頻直播的社區。第一次,我們涉及如此小眾的領域。現在,Twitch 每月有 4500 萬訪問量,是 Justin.tv 的很多倍。
我沒有在第一時間吸取教訓,就開始了 Exec,為各種工作提供兼職人員的平臺。你可以發布任何需求,從購物到清潔,包括清洗你的愛車。當你同時做很多事情時,就意味著你很難做好任何一件事。Exec Errands 對許多工作而言就不是一個適當的工具,這當然不是例外。當我們專注清潔領域時,我們有一套方法規范我們的兼職工作人員水平,同時提供實用的工具和簡化預定界面,使預訂服務下單更加直觀和簡單(從而提高轉化率),獲得更好得成長。
正如之前一個程序公司所有業務都只在線上進行一樣,我真希望能把這些經驗應用于我剛開始 Exec Errands 時。希望以上的經驗對你也有些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