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創新就是創造力的展現,是對現有商務運作模式的擴展和進化,雖然伴有風險,但卻是必須進行的工作。創造力能在員工士氣、生產力、客戶服務、產品研發和業務增量等方面起到驚人的作用,因此,每個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人,都被賦予創新的職能。

創新說起來容易, 實施起來卻是另外一回事
營造環境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創新甚至比吸引和保留人才更重要。為了做到這一點,營造一個富于挑戰、具有高度價值創造力、極具吸引力的工作環境,就顯得尤為重要。不過,首要問題是,如何分辨出自己的企業是否真需要這樣的環境。
我認為,這取決于你團隊的業務環境和專業范圍。一個富于創造力的環境,會讓每個工作人員都能無拘束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同樣,這類環境也能為這些想法的進一步深入分析和延伸,提供有建設性的支持。
相對于一個管理者自身的創新而言,更重要的是怎樣激發下屬的創新積極性。首先,得建立一個開放的環境,即集思廣益;另外,必須認識到創新的積極作用。有一些部門或企業會采取匿名諫言的方式,我并不是很贊成用這種方式來管理團隊:如果是好的建議,公開反而更能激發其他員工良性“攀比”的積極性,沒有必要匿名;如果是類似于舉報的負面信息,這樣做反而使得團隊內人人自危,不利于團隊合作。
營造具有創造力的工作環境,其核心因素就是員工不懼怕創新。創新意味著改變,而改變就可能觸動一部分人的神經。特別是在一些歷史悠久的公司,其人際關系錯綜復雜,任何細小的改變,都可能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
理性看待KPI
對于KPI,人們有兩種明顯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這是管理者最重要的工具之一,通過那些看得見的硬數據,可以了解員工工作的完成情況;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這種方式往往會讓員工只專注于工作量,而忽視質量,從某方面來說,甚至會抹殺員工的創新積極性。
我認為,KPI是衡量業務是否穩定的一個重要元素,是分享、獎勵和鼓勵創新的最實用工具之一。但它也僅僅是工具之一,不能完全當作考核員工的唯一衡量標準。
很多公司會通過年終總結發言等方式,來展示優秀員工的工作思維、業績成果,一方面將此作為給予優秀員工的個人福利,另一方面則希望借此達到激勵創新的目的。但我相信這類似的價值,并不局限在年會上或是業務部門,而應該適當增加次數、適當擴大范圍。管理者則要學會辨別出良性且有價值的創新,并對員工加以引導,以免他們過于專注于創新,而忽略了本職工作。
打造人才供應鏈
在實際管理中,對不同層級的員工進行鼓勵,是必不可少的。其中,薪資福利等物質激勵,是最重要的鼓勵因素之一?,F在一個振奮人心的現象是,中國企業家們正在轉變態度,這些人大多都敢于承擔風險、勇于創新,也愿意為創新支付大量成本,希望雇傭到非常有創造力的外企高管。
對于成熟的職場人才而言,企業之所以愿意通過獵頭公司獵尋他們,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優秀人才往往能為既有團隊和企業注入新的血液,甚至能使其煥發新的生命力。
而對于職場新手來說,目前已有很多公司在實習生和資歷比較淺的員工中,推行一些鼓勵創新的人才培養計劃。當然,這常常出現在大型企業中,中小型企業可以通過靈活的崗位配置,以及制定有創新機制的工作方式,來保持企業的創造力。
我建議,讓提出想法的人全權負責整個想法的執行。由于他最熟悉自己的想法和計劃,所以成功的幾率也最大;即使不成功,對該員工來說,也獲得了一次寶貴的鍛煉機會。長此以往,企業就能形成自己的創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