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家在博弈中,要的是控制;商家在博弈,要的是支持;所以我們看到的現實就是:廠家時時擔心失去控制,商家經常抱怨支持不足,于是創建忠誠客戶和共同營造品牌,都成了冠冕堂皇的說辭,短視和自私的相互利用,成為實現控制和支持的唯一手段。
確確實實是必須用合作替代博弈的時候了,如果說廠商合作還有創新的空間,這就是所有創新的根本。別再沉迷于相互利用的博弈,真正開始去合作。合作的模式有千千萬萬,但所有模式都不過是理念和方法的組合。在所有廠商合作的理念和方法中,百年盛世營銷管理咨詢總結的7個廠商合作基本點,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發。
第一個基本點:終端共享
終端是廠商合作的第一個基本點,從商品到貨幣是這個世界上最驚人的一跳,這一跳就是在終端完成的。但在互相利用為主旋律的廠商博弈當中,雙方都只想把終端變成自己的,而不愿意與合作方共享。真正實現終端共享,是廠商合作創新的根本問題。而且,只有實現了終端共享,真正的合作創新才能展開,目前我們面對的現實是,在目前的合作現狀中,很多行業連最簡單的,獎勵政策實施到零售環節,都根本做不到。
第二個基本點:深層合作
簡單的靠買貨收錢,來維持簡單的合作,也是目前廠商合作的一大弊端。簡單講就是合作模式過于簡單,造成的結果就是合作松散和膚淺,根本經不起市場的波動和競爭對手的誘惑。不能總去幻想簡單的模式可以帶來無窮的潛力了,商業合作的根本,就是利潤的合理和有序分配,不走相互的參股和融資這一步,合作總會停留在表層。
第三個基本點:變革模式
廠商合作的最直接表現形式,是合作雙方的市場運做具體方法。市場營銷運做永恒的主題,就是:新,奇,特。對于快速消費品市場營銷更是如此。但目前我們的所謂新,奇,特,還大多停留在產品和包裝上,市場運做才是新,奇,特,最應該發揮的陣地,市場運做方式,是廠家和商家必須變革的,具體講就是:最低要求是每年都必須進行變革。
第四個基本點:文化認同
文化是一個組織中最重要的軟件,對廠家和商家的合作,尤為重要。文化的認同與短期利益比較起來,顯得很不實在。但從長期合作的角度,是雙方兼容的最重要部分。文化認同有很多的實現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交流,簡單的講,你不能從文化認同的角度,去與你的合作伙伴密切交流,就會在合作中留給競爭對手無限的空間。
第五個基本點:團隊訓練
人才是選拔出來的,但團隊一定是訓練出來的。為什麼很多廠商的合作,廠家或者商家換了一個人,結果就變的天地之別,嚴重的連合作關系都無法維系。原因就是合作雙方,沒有把市場操作的隊伍,當成一個團隊來訓練。你有你的團隊,我有我的團隊,運做的結果就是1+1小于1;創新的根本就是:如何把在市場上,做同樣工作的,合作雙方的人員當作一個團隊訓練。
第六個基本點:向度定位
目前廠商合作的現狀是,大家都有自己的方向,南轅北轍;大家各有各的尺度,深淺不一;最后的結果就是東拉西扯加上深一腳淺一腳,根本在市場上沒有定位。廠家就是要求:上量,上量,每年都必須上量。商家就只能大叫:支持太小,太小,越來越小。先明確產品和品牌的統一市場定位,再共同確定銷售的方向和尺度,才是真正合作的開始。
第七個基本點:品牌口碑
到底什麼才是品牌,品牌是怎樣建設和推廣的。在教科書和策劃文案上,寫得清楚明白。但實際廠商合作中,這個領域一直很含糊。簡單的講,制造商創造品牌,流通商推廣品牌,消費者擁有品牌。最終需要的是消費者的口碑,不能創造消費者價值的產品,不會成為暢銷的商品,不能贏得消費者口碑的商標,永遠不會成為品牌,其他的諸如廣告和活動,不過是一個手段。廠商合作如何用一個雙方都視如己出的品牌,去在獲取消費者口碑上下功夫,是合作品牌創新的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