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型企業要發展,要借助企業信息化提高競爭力,但囿于人才、資金等因素的限制,難以突破。規范、成熟的第三方服務,或許是他們走出困局的便捷之路
解決成長型企業信息化發展困局
眾所周知,電子商務作為新興產業,在幫助成長型企業拓展市場、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提高生產經營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成長型企業個體規模較小,缺乏人才、資金,資源有限,綜合實力比較弱。在信息化方面,他們的認知有限,缺乏專業的IT技術人員,投資預算很少,但又對通過信息化手段提升自身競爭能力有強烈需求。這些特點,決定了他們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既需要持續、有力的保障,又必須要求低成本、可負擔。
成長型企業信息化發展的三大誤區
目前,成長型企業在信息化應用方面,普遍存在三大誤區。
首先,這些企業大都認為網站的速度和穩定性并不重要。據調查,用戶打開一個網頁的最長等待時間在6~8秒之間。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網站打開速度在8秒以上,那么,多數用戶就會選擇瀏覽其他網站。目前,多數成長型企業都花錢在百度、GOOGLE上推廣自己的網站,卻因為自身網站打開速度太慢或穩定性太差,而導致了客戶流失。
其次,不關注網站的信息構架。很多成長型企業的網上訂戶,都來自于搜索引擎相關搜索。但很多用戶可能不知道,他們的網站做得再漂亮,也可能無法被搜索引擎找到——因為他們網站的信息架構不支撐搜索引擎。因此,網站的建設,需要遵循一定技術規范和標準,如代碼標準要符合W3C,這樣才更容易被搜索引擎發現。
第三,不對網絡推廣效果進行綜合分析比較。網絡推廣包括收費和免費兩種不同的手段。如果方法得當,免費的推廣渠道的效果可能更好。但是,如果無法分析訪問網站的客戶來自哪里,產生訂單的客戶又來自哪里,那么,就無法評判到底應該側重哪個渠道來進行營銷推廣。
這些誤區的形成,無疑使電子商務的作用大打折扣了。
健全應用機制,解決成長型企業信息化發展困局
目前的信息化服務市場可謂良莠不齊。這種混亂局面,一方面使信息化服務商無法正確判斷用戶需求,確定自身發展方向,另一方面,也使成長型企業對信息化服務商產生了信任危機,無法放心大膽地使用其服務。這種狀況的出現,嚴重阻礙了成長型企業信息化的發展。
走出成長型企業信息化發展誤區,規范信息化服務商市場,健全應用機制,已經成為推動成長型企業發展,促進信息化服務業繁榮,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當務之急。
日前,在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指導、監督下,中企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發起成立了“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信息化應用中心”。該中心的成立,旨在推動我國成長型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平臺,拓展國內外市場,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推進企業信息化的標準化進程。并由此進一步帶動企業信息技術研發,推動企業電子商務產業集群,包括信息技術、物流、金融、服務、制造等電子商務應用的發展。
毫無疑問,信息化應用中心的成立,是一個三方受益的行為。對于政府機構來說,中心的成立,能使相關部門借助如中企動力這樣的服務商與成長型企業十年合作累積的豐富經驗,更加了解成長型企業信息化發展的需求,推進行業規范和標準的制定和執行;對于信息化服務商來說,中心的建立,能夠使之借助政府的影響力,強化自身在用戶中的信任感和權威性,更好地進行市場培育;而對于成長型企業來說,信息化應用中心一方面具備了政府機構的權威性和強執行力度,另一方面又具備了靈活性和對成長型企業的深度了解,能夠雙管齊下,為自己提供真正可行的信息化服務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