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力是任何企業和組織都孜孜以求的一種能力,直接反映了企業和組織的效率,就企業而言,執行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企業的競爭能力,尤其是在當前嚴重金融危機這一大的宏觀形勢下,企業是否能活過去的的關鍵還是看執行力。
談哪個公司執行力提升,實際上就是研究該公司的管理,執行力低其實質就是管理有問題。執行力就是高效率,不僅僅是處理急、難、險問題時表現出來的能力,而更多的是完成職責、任務、流程、規劃和計劃的水平。我認為,執行力是“命令====執行” 體系,是有效命令和有效執行的有機整體。
一、影響執行力的直接原因
1、高層的決策力及決策的貫徹能力
高層作為一個團隊,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核心,是一切經營活動的指揮部和司令部,其首要職責就是決策,決策要正確、及時、統一才能使企業各部門有目標和方向。當然只有這些還不夠,決策是否能夠不折不扣的在公司內部得到貫徹和執行更是對高層貫徹能力的考驗,這方面的能力需要較大提升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
2、沒有命令或命令不正確或不完整
正像前文所述,命令不是簡單的口頭指令,實際上是企業的指令系統,生產過程有工藝要求、研發有設計任務書、銷售有任務指標、銷售價格等營銷體系,辦公室工作有日常工作規范,其實ISO9001體系就是生產經營過程中主要環節的流程設計,從2003年開始的全面引入ISO9001體系其目的就是規范公司命令體系,但是體系不能涵蓋公司所有的工作過程,譬如財務,所以還有大量的體系之外的制度和規范需要建立、完善和執行,這本身就會造成漏項或不完整項,就是ISO9001體系的內容隨著公司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也需要及時更新,若不及時變化和更新,這都會形成沒有命令或命令不正確、不完整。這種情況下也得有效執行。
3、執行者不執行
執行者不執行乍聽起來好像天方夜譚,但在公司的實際運作過程中大量存在著,其表現形式往往是沒有明確分工的能不接就找各種理由不接、強調各種理由不能做、自己認為不正確就不同意或不接受來自上一級領導或公司的工作計劃 等等,據我所知,在基層大量存在著這些情況,而使各層級的負責人很難開展工作,是不是容許這樣的人存在,是不是容許這種狀況繼續存在下去是對公司執行力的最直接最明顯的考驗。
4、執行者沒有能力執行
二、影響執行力的間接因素
執行力不高原因不是很復雜,但解決起來可是系統工程,就執行而言,各種著作和論述如汗牛充棟林林總總,不一而終,但結合每個公司的實際,我認為影響執行力還有深刻的社會和文化原因:
1、管理學產生的基礎
西方管理學產生的基礎是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發達的經濟和高度文明的的社會環境,又經歷了百年以上的實踐的總結。而中國的社會現實和文化環境與此大相徑庭,基礎不同規律必然不同,純西方的管理學來到中國就得做大量的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工作,照搬照抄就會出現執行上的問題。
2、中國的民主現狀
如果中國現在搞民主,根據一切都是民意和選票來決定的民主原則,中國九億農民的意志就成為整個國家的意志。據我所知,當前在農村搞的大隊負責人的選舉中,選票不是跟著票子走就是跟著關系走,這樣的民主沒有也罷,這樣的民主并不會把中國引向富強之路。很多公司就是在這個環境之中,它影響著公司的執行力。
3、公司的管理理念
談起公司的管理理念,許多人津津樂道的是人性化的管理,如果人性化的管理得來的是“比國營企業還國營企業”的評價,那么沒有這個所謂的人性化管理又有何妨?嚴格的管理不排斥管理的人性化,人性化管理是嚴格管理的有效補充,起著很好的調和作用,使嚴格管理更能讓員工愉快地接受。
4、人才現實
一流的流程、二流的管理、三流的人才只是西方麥當勞肯徳基這樣的企業的現實,這是世界一流企業才能做到的,即使人家的三流人才也是在世界范圍內說的,要不一流的流程是誰制定的?二流的管理是誰做的?提升執行力對企業而言,首先還是要面對人才現實:所處地域的人才基礎。
三、提升執行力的必由之路
1、抓管理是最重要的選擇
即使到了今天,管理的重要性也不是人人皆知,我認為大部分人的理解還是停留在口頭和感性上,打個形象的比喻:公司的設備、資金、人才、技術等等加在一起,就像我們沒有焊接的線路板,元器件的排列、焊接工藝以及430芯片內的程序就是管理,沒有它們那些東西都會是一堆無用的廢品,一切資源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管理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只知道管理重要還是遠遠不夠的,就像前邊說到的,企業是那么多的人、財、物組成的,如何管理好管理到位,才是最重要的。在當今社會的所有企業和組織中,最有執行力的恐怕就屬部隊了,因此,向人民解放軍學管理,強調紀律、培養紀律意識,加上人性化的管理,輔以生活上的關心照顧,執行力就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2、提升管理者素質是長期的任務
管理者素質的提高是企業長久執行力的根本保證,其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為過,近期公司搞的中層管理人員學習 就是這一理念的具體體現。另外,引進空降兵是提升管理者素質最快的方法,在這方面公司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顯著。但我認為不要希望通過短時間內引進大量空降兵的方法解決這一問題,這樣做帶來的潛在的問題會比較多,也很難辦,其中最重要的兩點是文化的認同和穩定性。所以說提升管理者素質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公司高層應以實際行動帶動和推動這一過程,在引進人才時注重文化理念和價值觀的考察,對公司內的員工要做教練不要做教授,在管理實踐中,多引導和指導,促其盡快成長。
當領導做管理,要樹立職權意識,職權是崗位職責所賦予的權力,許多人應該好好理解這一概念,該自己做的事一定要做好,不該自己做的事一定要讓別人做好,正像陳寧一董事長常說的“多給別人留空間,多給自己留時間”,領導搶了兵的活,不見得比兵做得好,還讓自己的兵沒了積極性,自己還沒有時間考慮更重要的問題,如果認為下屬沒能力,換了他也不要和他搶。另外一種情況是搶了別人的活這叫越權,也是管理之大忌,對提升執行力沒有半點兒好處。
3、倡導執行文化是見效最快的方法
倡導執行文化的前提是公司或上級領導決策的正確性,否則的話執行力越強損害越大,執行還不如不執行,這里也能看出領導所承擔責任的重大,因而也要求各級各層領導時時告誡自己,增加決策的準確性和可靠性,讓股東放心,讓全體員工放心。
作為下屬,我認為在執行公司或領導的命令上要“沒有任何借口”,“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做“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對自己不理解或認為不正確的計劃 ,要積極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一旦上一級領導堅持,就要不折不扣地執行,要“在執行中理解,在理解中執行”。作為下屬常犯的錯誤就是總認為自己看法正確,自己認為不正確的就不干或不想干,就是干不是消極怠工就是牢騷滿腹,上行下效,影響周圍的一大批人,對自己的發展,對公司執行力的提升都有百害而無一益。
在這里我倡導執行,大家不要認為我是公司領導所以這樣,相對于下屬我是領導,相對于領導,我也是兵,我和大家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我也走過了同樣的路,我一直認為在一個好的行業里,進入了這么好的企業,跟對了領導,面對困惑和疑問“先固化后優化”,先執行后分析、理解和把握,在從業的十多年的時間里,我一直是這樣要求我的員工,我也一直這樣要求我自己,我也知道到現在還有很多的這樣那樣的不理解和非議,我不想解釋什么,我想說的只是:人生的路大家都想明白著往前走,但能看明白的真是不多,對一些人來說想明白的時候,悔之晚矣!都想明白,也不可能!!
人分三六九等,選擇不同人生就不同,執行力是選擇之后進步的推進劑,選擇決定了方向,就是做正確的事;努力就是執行力,就是正確地做事。對公司而言,歷經十年,方向選擇的正確性得到了實踐的證明,發展的過程就是執行力不斷提升的過程,提升公司的執行力:“路漫漫,共求索”!
執行者沒有能力執行造成執行錯誤,這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選了一個不合格的人,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把工作交給了不合適的人,簡言之,就是選錯了或給錯了人,產生的后果是執行的結果是錯誤的。
5、缺乏有效的監督
沒有監督機制的不多,但監督機制不能起到監督作用的比比皆是,追根溯源還是高層在日常工作中是否起到監督作用,高層領導應率先垂范,時時事事牢記公司制度、規范,發現問題馬上制止或糾正,并及時啟動獎懲機制,揚善懲惡,使正確的做法得到及時的肯定和褒獎,使錯誤的做法得到及時嚴厲的否定和懲戒,創造良好的執行氛圍靠這樣點滴的積累和引導。
6、管理者的“老好人”思想
管理者是指企業的各級領導,上至董事長總經理,下至班組長或臨時負責人,“老好人”式的領導哪個企業都有但不會多,多的企業早就倒閉了,但存在“老好人”思想的領導卻大有人在,說到底還是怕得罪人。我常說,一個領導者應“得罪該得罪的,維護該維護的”,當“老好人”其實質是反其道而行之。維護了該得罪的少數就是侵害了以公司為代表的大多數人的利益,其結果必然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發展超越的公司會把這部分人無情淘汰,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如果不是這樣,公司也沒有未來!不論是誰,只要堅持公司利益高于一切這一理念,就會贏得公司的支持,也就會得到大多數員工的支持與配合,才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