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要發展,必須要規范管理,中、小企業到底該不該推行規范化管理?到底怎樣推行?我的確迷茫了,請黃老師給予指導!
黃興瀚答:完善公司管理這是必然趨勢,也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基礎條件,您的戰略眼光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是您對于完善公司管理實操經驗很少。下面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談完善公司管理的必要性和基本方式。
一、企業管理是企業經營的基本保障,有經營規劃,才能有管理,所以您現在不是落實制度的問題。而是建設管理模式的問題。
企業經營和企業管理是兩個重要的構成,企業經營包括經營項目的選擇、產品服務的定位、價格定位、銷售渠道的定位等。用通俗的方法來解釋,就是你的想法(你想怎么干)。而企業管理就是保障企業經營(你的想法)能夠得到落實。比如,你要組織旅游活動,你要提前計劃好,要去哪、用多少時間、要投資多少錢、要達到什么效果。這就經營規劃。但是能否在執行當中達到預期,就需要有管理。管理的核心目標是“降低問題發生的幾率與避免問題重復出現”,這就意味著,隨著你目的地的不同,而你的管理也是不同的,你要去東北,就要提前準備棉衣,規避了被凍傷的問題,你要去美國夏威夷游泳,就要在家先帶泳裝,因為當地的泳裝要比國內貴十倍,這就規避了資金浪費的問題。如果您的企業沒有一個系統的發展規劃,就意味著不可能存在有效的管理,任何制度都不會順利的落實。有制度也是花架子。
二、完善企業管理是,需要的是一個系統的模式,而不是幾個管理制度。管理模式與管理制度是樹根和樹葉的關系,沒有樹根,樹葉就是枯葉。
完善企業管理,需要一個系統的管理模式,而不是幾個管理制度,管理模式與管理制度是樹根和樹葉的關系,沒有樹根,樹葉就是枯葉。這就是導致很多企業出現管理制度執行不下去的根本問題之一。管理模式是由若干個管理體系構成(根據企業的經營規劃而定),管理體系又是由若干個流程而定(根據要規避的問題而定),在流程的基礎上才能體現制度,這樣的制度才能得到順暢的落實。
三、管理制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有針對性越好。能夠規避“問題”的管理制度,才是好制度。
“6P-企業管理模式”有一個理念,“能夠規避問題的制度才是好制度”,這就意味著,制定管理制度的人即要具備發現問題的能力,還要有處理管理問題的經驗。否則就會漏洞百出,失去制度存在的意義。但是能夠具備這種能力的人才在中、小企業是比較少見的。建議還是選擇專業的管理顧問來幫助設計最穩妥。靠自己邊實行邊改是一個辦法,可有管理經驗的人很清楚,員工最討厭制度改來改去。這也是很多企業都存在制度執行不下去的潛在原因。
四、管理制度的意義是“工作標準”,其功能發揮在問題出現之前,所以必須在制度推行之前進行制度說明講解及教育學習 。
制度的推行,不能“霸王硬上弓”,要給員工了解與學習的過程,特別是以前散慣的老員工,公司一定要組織學習管理模式的內容與意義。要讓他們認識到,管理模式的推行將會為大家代來的意義,而不是“捆綁”。
五、讓各級管理骨干參與到管理模式建設的過程中,既有利于管理模式的執行,還能夠提高大家的管理能力
根據我們麥格顧問在為客戶企業導入“6P-企業管理模式”的經驗,讓各級管理骨干參與到管理模式建設的過程中,既有利于管理模式的執行,還能夠提高大家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