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勇氣打這一仗的人,那就隨他去……吾眾雖寡,而樂,親如兄弟(That he which hath no stomach to this fight, let him depart…We few, we happy few, we band of brothers.)—威廉·莎士比亞《亨利五世》。
有很多文章在談哪些個人特質使一個人成為偉大的創始人,但是很少有文章提到,哪些特質使一個創業團隊成為偉大的團隊,這些特質和使人成為偉大創始CEO的諸特質又有哪些不同。
過去我們對以上三種角色的定義含糊不清(創始人、創業團隊、創始CEO),無法幫助創業者去理解,建立一個偉大的創業團隊到底需要哪些條件。
我自己是這樣定義的:
創始人—點子
創始人往往是發起原始創意,具有科學發現、技術突破、新洞見,發現問題所在,或是擁有熱情等初始元素的那些人,通常他們再找幾個共同發起人,然后就變成創業團隊的一分子,開始日復一日的公司運作(當然,在某些產業例如生命科技等,創始人可能是終身制的教授,不打算放棄教職,因此只擔任創業公司的科技顧問或董事之類職務,而不會成為創業團隊的一分子)。
對于創始人和他們的“點子”,還有一點要說明:可以拿去申請專利或已經申請專利的點子,和那些深夜里在宿舍想到的點子很不一樣。我的學生們最難拋棄的想法之一,就是“原始創意跟公司沒有多大關系”。在大多數實際案例中,事實是,如果沒有公司把這些創意、點子商業化,創意根本沒有用(公司的核心專利除外)。
即使創始人成為創業團隊的一份子,想出創業點子的創始人,也不見得一定要在新公司中具有保證的領導地位(CEO或副總之類)。創始人不一定非要是CEO不可,這對很多企業家來說是一個驚人的想法;每當我聽到“你說我不是CEO是什么意思?是我想出來的創意”時,我就覺得緊張,這個創始人對于好的創業CEO需要哪些條件毫無概念,也不了解建立一家公司需要哪些實質條件。
創業團隊—公司的核心基石
創業團隊包括創始人,以及與創始人擁有互補技能的幾個共同創始人。建立公司的就是這群人了,他們的目標是實現原始創意,尋求一個可重復、具有經濟規模的 商業模式 —首先發展產品與市場,然后測試這個商業模式的每一環節(定價、渠道、獲取/激活用戶、商業伙伴、成本等等)。
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典型創始團隊里,你會看到一個黑客、一個過動兒和一個美術設計。其他領域的技能需求各有不同,關鍵是團隊成員之間的技能必須互補。
現實扭曲力場
現實扭曲力場(Reality Distortion Field)是電影《星際迷航》發明的語言,意指外星人通過精神力量創造了新世界。麥金塔電腦的軟件工程師Andy Hertzfeld曾經以此形容喬布斯的強大氣場:擁有過人的意志力、信心,為達目的甚至不惜扭曲事實、雄辯滔滔以洗腦公司同事和身邊所有人。
好的創業團隊該有幾個共同創始人才“正確”?這沒有神奇數字可言,但似乎兩到四人是“甜蜜點”。組建創業團隊時的最大錯誤是:不去思考公司所需的技能,而光想著該找身邊的誰來合伙。兩個問題能測試出來這個人是否該進入創業團隊:“如果沒有他,我們還能有這家公司嗎?”、“我們能不能找到跟他類似的人?”如果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No,你已經找到了共同創始人;如果任何一個答案是Yes,你不如聘用他作為早期員工。
一個創業團隊的關鍵企業性格包括熱情、決心、抗壓力、韌性、敏捷度,以及好奇心。如果團隊成員過去曾有一同工作的歷史會更有幫助,但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最具挑戰性的是信任,你必須信任共同創始人能付出、做到他們承諾的事情,并且支持你。
多數創業公司在團隊合作上的失敗,大多是因為共同創始人“還沒約會就上床”,在籌備公司階段一起工作的時間太少,甚至沒有在孵化公司的時期一起工作過,就直接開了公司。
每個人都有一些創意,但是能把創意轉化成商業的,是創始團隊的勇氣、熱情和韌性。
創始CEO—具有現實扭曲力場,并且安于混亂
理想主義的創始人會嘗試展開一場集體領導的冒險,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單獨做決定,這樣似乎能最快開展生意。然而創業公司的戰略優勢通常是速度、節奏,以及無畏于做決策,現實通常改變得太快,導致立即決策的需求終究要吞沒集體決策的程序。
在創業團隊中,創始CEO的角色優先于其他人。很詭異,他們幾乎從來都不是團隊里最聰明、最機靈的那個人。他們異于其他合伙人的地方在于,他們能發射出一道“現實扭曲力場”,無論是雇用員工、為公司籌資、定位公司、找出公司重心所在時,都能拿出氣場。他們是這家公司的終極信仰者,有遠見、熱情,具備溝通的技巧,能告訴別人這些瘋狂的想法為什么行得通,為什么能改變世界。
此外,創始CEO能在一片混亂和不確定中顯得生機勃勃。他們在開發產品與獲取早期客戶的過程中,有能力應付每日 叢生的各種危機;當早期產品開發與客戶獲取失敗時,原先被認為思慮周全的商業計劃立即被甩開,視為無物;當其他所有人專心于各自的分工時,創始CEO正忙著解答一道復雜的方程式,里面所有的變數都不確定—不知道客戶在哪兒,不清楚客戶會為哪些產品特質買單,不確定的定價,無法預料下一次為了創造需求舉辦的活動會不會成為未來的 銷售 渠道,等等。
他們偏向于付諸行動,不會等別人來告訴他們該做些什么。偉大的創始CEO只活在當下。
找出你的角色
許多創業團隊失敗是因為他們從來不去討論創始人、創業團隊,以及創始CEO的角色與責任。不如花點時間,想想現在都是哪些人和你在一起。
總結:
1. 創始人、創業團隊、創業CEO都有個“創”字,但是他們擔任的角色不同。
2. 創始人:擁有最初的創業點子,也許是、也許不是創業團隊的一分子,他們不一定擔任領導者角色。
3. 創業團隊:彼此擁有互補的技能,一同建立公司。
4. 創始CEO:具有現實扭曲力場,安于混亂,并且領導公司。
注:作者史蒂夫·布蘭克的著作《創業者手冊》、《四步創業法》已譯為中文。他在斯坦福大學、伯克利加州大學等大學講授創業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