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業傳承是家族兩代人共同參與的過程,目標是將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從上一代轉移到下一代。中西方家族企業在傳承領域面臨的共同問題在于權力的交接、代際之間的沖突,以及傳承過程中的阻礙因素。但是區別之處在于從上一代交班視角看,西方家族企業重在計劃,而中國家族企業重在布局。從下一代接班視角看,西方家族企業重在治理,而中國家族企業重在制衡。
通常認為中國家族企業傳承的關鍵問題是第二代的接班意圖和能力,通過對江蘇、浙江和福建地區的大中型家族企業的訪談和調研,筆者的結論是,中國家族企業傳承的核心問題在于與 職業 經理人 高管團隊的博弈。從這個核心問題出發,可以將當前中國家族企業的傳承模式分為兩大類:直道加速模式和彎道超車模式。
直道加速模式是先經營權后決策權的交接,這也是一種經典模式。早在1976年就有國外學者在《哈佛商業評論》上提出這一模式。這一模式分為四個階段:見習階段、助理階段、接管經營權階段和接管決策權階段。對應的職業生涯為在基層鍛煉、負責一塊業務或擔任管理副職、總經理或CEO、董事長。
筆者在調研和訪談中發現,不論企業規模大小或 上市 與否,在沒有一個強大的職業經理人高管團隊的家族企業,上一代領導人往往選擇這種傳承模式。這一模式下,傳承是“快慢”問題。接班階段的快慢取決于二代所做業績在上一代總業績中的比重。
在這一模式下,又分為四種亞模式。
第一種是直接切入企業的主營業務,通過見習階段、助理階段直接接管經營權,擔任總經理。
第二種是從產業鏈的兩端切入,通過把上游或下游產業做大,甚至超過原來父輩創立的主營業務,直接接管經營權,甚至決策權。
第三種是從國際化切入,通過國際化的方式創造新的業務和市場,甚至超過原來父輩的主營業務,從而直接接管企業的經營權,甚至決策權。
第四種是從金融切入,通過主導原父輩的企業上市,包括使用上市募集資金投資新項目,從而接管企業的經營權,甚至決策權。
當家族企業中沒有強大的職業經理人高管團隊存在時,上述四種亞模式能夠應用于企業。但當家族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有一個非家族職業經理人高管團隊存在時,經典的傳承模式就不再適用,這時家族企業面臨的傳承問題就不是快慢的問題,而是能否的問題。家族企業一代和二代共同考慮的角度就從經典的計劃和治理轉移到具有中國特色的布局和制衡。這類企業往往不得不采用第二種模式:彎道超車模式。
這一模式是計劃 二代繞開經營權,直接掌握決策權。在這一模式下,家族企業傳承的過程就演變為家族一代和二代與職業經理人高管團隊不斷博弈的過程。根據博弈的方式又分為兩種亞模式即保守模式和積極模式。
大部分家族企業采取的是保守模式。
少數家族企業則探索出另一種亞模式:積極模式。即直接讓二代掌握決策權,并計劃 某些特殊人物分享一部分決策權和一部分經營權,一只腳站在決策層,另一只腳站在經營層,從而與二代聯手制衡強大的職業經理人高管團隊。
(作者就職于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凱風家族傳承研究中心,專注于從帝王傳承歷史視角研究家族企業,即將出版《布局與制衡:從大歷史視角破解家族企業傳承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