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CCK日化企業是一家年產值6000多萬的日化企業,銷售部有近40名業務人員,組織編制為銷售總監統領地級業務人員,但市場管理一直比較混亂,業務人員按照公司要求填寫日報表,并且所有的費用報銷流程完全按照公司規定來做,可市場一直趨于下滑,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不斷,銷售人員經常以工作需要為由,向銷售總監申請購買辦公用品、客情費用或電動車交通工具等,銷售總監只是查看報表內容與審核費用是否應該,卻完全沒有實行后續的監管職能,即沒有對銷售人員的日報表情況進行核實,也沒有對銷售人員采購的物料進行核實,結果,總公司在管理費用極高的情況下,高銷售額帶來的毛利基本被管理費用消磨貽盡;
CCK公司不得已只得更換銷售總監,新總監上任后立刻實行了業務監管,首先根據銷售人員的日報表行程,向相關客戶進行了核對,結果發現幾乎所有的銷售人員日報表流程都存在胡亂填寫的問題,有的銷售人員日報表寫著今天走訪了一位老客戶,結果銷售總監在核實中客戶反映,已經一個多月沒有見到此銷售人員了。
另外申款費用也存在極大漏洞,新總監核實發現,有的銷售人員申請的電動車,根本沒有購買,只是用一張假收據在騙取公司的費用,因為之前公司缺少監管,銷售人員就互相通氣,不斷的利用各種理由來索取市場費用。新總監的監管制度實行后,立刻開除了幾個嚴重違紀的銷售經理,并成立督導部,全方位對銷售人員的工作進行巡導,一番整頓后,銷售轉入正軌,居高不下的雜費難題也順利化解。
三方制衡的作用
常規情況下,很多企業均沒有跟客戶直接溝通,更多的時候,是由區域內的銷售經理專門負責客戶的客情維護工作,長此下去,客戶與企業之間就會缺少聯系的紐帶,只是跟銷售人員的關系較鐵,等于銷售人員將客戶資源牢牢的抓在手里,形成對企業的反制,因為一旦企業對銷售人員的政策有所變動,銷售人員會立刻以客戶資源進行威脅,更多的時候,是銷售人員離職后,就會帶走客戶,使企業的業績立刻受到影響。
解決這個問題的核心在于如何將銷售人員對客戶的把控力分解,建議采取三方制衡的辦法來解決[見下圖],可以成立客戶服務部與市場巡導部,這兩個部門可以同時對客戶產生影響,銷售人員開發成交客戶后,客戶檔案轉交公司客服部,客服部定期與客戶進行溝通,進行客戶檔案的整理,咨詢服務、產品售后的跟蹤,增強客戶與企業的關系,市場巡導部則不定期的下到市場,直接登門了解客戶需求,跟進客戶的技術溝通,同時巡視銷售人員的工作有無違紀行為,這樣一來,同時有三個部門與客戶產生直接關系,并且隨著服務的跟進,會大大淡化銷售人員在客戶心中的獨一性,直接對銷售人員的工作形成制衡,使其無法利用監管不到位而發生將客戶資源私用的現象,這樣企業在調整相關銷售人員時就不用擔心市場遭遇震動了。
從制衡圖我們可以看出明確的工作細分,區域業務人員負責進行客戶需求信息及資源開發、客情維護等,由公司技術巡導人員負責跟進客戶的技術溝通;客服部進行客戶檔案的整理,咨詢服務、產品售后的跟蹤。對外開發形成三角系統互相支撐、互相制約跟進。
除了三方制衡外,可以由人事部牽頭,與市場巡導部共同對市場銷售人員的行為進行監管,一旦發現問題立刻由人事部進行處理。同時要做好新人的培養工作,一方面可以使市場在面臨變動時能快速交接,另一方面可以對老員工形成心理威懾,以免資歷老的員工托大而影響公司管理。
企業管理
是一項繁瑣的工作,對所有制度并不是僅僅建立公布就可以,而是要通過監管落實執行情況,只有完善監管系統才能使所有公司制度得到激活,不然只能是一堆八股文,市場人員根本不會重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句話,應該改成“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才更適合,因為管理就是盯出來的,必須對銷售人員進行有效監管才能真正的使制度形成規矩,否則結果就是勞民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