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份過春節,風里來雨里去的 營銷 人都要回家和親人團聚了,回家拿什么給老婆孩子交待?年終獎是最大的期待和收獲。
眾所周知,2012年的經濟狀況很不理想,股市長陰、房市不振,實體企業吭吭哧哧都干得很苦逼。但不管再怎么糟糕,站在員工的角度,辛辛苦苦干了一年,還是希望能夠多多少少獲得些回報。所以一到年底,也是許多企業老板一年里壓力最大的時候。有錢要有有錢的說法,沒錢也要有沒錢的說法,雖然電視劇《喬家大院》里的“尾牙宴”現在已不時興,但企業和老板對員工的承諾和激勵,仍然要做到位。
年前有承諾,有業績考核,也許有老板說,按制度辦、按規定辦就行了,遵守剛性原則當然沒錯。但具體到2012年的實際情況,在剛性原則之外,老板如果能夠胸襟更開闊、把對利益的追求看得更長遠,彈性處理,必將俘獲更多的人心。
未完成考核指標怎么辦?
我認識一位老板,他說,2012年是他創立企業20年來最不理想的一年,公司經營下滑幅度大,幾乎所有部門年初都對形勢估計不足,制訂了各項增長業務指標,但現在都沒有完成,業績出現很大的下滑。不過,對比同行還是相對比較好的。他認為,雖然大家沒有完成任務,但這是因為整體行業環境不行,并不是大家沒做好,他決定年終獎照給。
給錢之前,他對手下強調了這些話:如果我按照年初定下的指標考核,大家一分錢都拿不到。站在老板的角度,這沒有任何問題。但我知道大家一年來兢兢業業,特別到年底,都在沖刺追回款。從個人的角度來說,大家都努力了!2012年經濟形勢不好,這是沒辦法的事。大家都要養家糊口,企業和個人比起來,個人的困難還是比企業更大。雖然企業不怎么賺錢,但還賺了點小錢,所以我把這部分錢拿出來給大家,這個錢是對大家辛苦付出的回報,是我認可你們的努力,希望你們和企業同甘共苦。但我要說清楚,我不給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給你們發錢有我發錢的道理,但你們不要認為我傻。而且明年我就不會再給了。
什么叫儒商?我覺得這個老板的做法,就是講仁義、重情義的儒商之所為。制度是無情的,人是有情的。現代企業激勵制度的剛性和中國傳統儒商文化的柔性,結合起來會更強大。
怎么發獎更鼓舞人心?
還有一個例子,2012年聯想CEO楊元慶把自己得到的300萬美元獎金分發給基層員工。不管在西方還是在國內,這種獎勵都是CEO自己一個人該得的,完全受之無愧,但他表示,沒有大家的努力,就不會有聯想業務的增長,更沒有他個人的成功,所以把錢分給大家是應該的。
楊元慶此舉感動了很多聯想員工:這是一個可以同甘苦共患難的老板。美國媒體對此亦贊賞有加,并稱“這位來自中國的電腦集團CEO將重塑你對人性的信任”。確實,這種事情對老外來講似乎不可想象,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財聚人散財散人聚,聚財氣與聚人氣之間,一直有著十分微妙的關系。楊元慶此舉與上面那位老板所為無異,都具有輕利重義、仁義愛人的儒商氣度和開闊胸襟,值得敬佩。
當下中國的企業,需要更多楊元慶式的老板。特別是在嚴峻的經濟環境下,再怎么有本事的老板或管理者都獨木難撐,更需要強調企業的凝聚力,靠大家一起努力。如果老板有這種開闊胸襟,那什么困難都不是困難,一個企業所有的人員如果能夠團結一心,生產、 銷售 、研發、后勤擰成一股繩,急企業所急、想老板所想,這種力量將無比強大,還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
可惜現實中有這種胸襟的老板或 企業管理 者始終是少數。我認識另外一個老板,幾年下來企業的規模始終做不大,為什么呢?這位老板工作很投入,也有把企業做大的雄心,他每年年底都會和大家簽訂明年的任務指標、費用比例。這很好,也是管理中必須制訂的剛性制度。
但問題是,執行的過程中,他太過事必躬親,經常強制大家做一些事情。最后到了年底,企業雖然也賺錢,但某些考核指標達不到要求,老板就會以此為據,并以企業沒賺錢或少賺錢為由,跟員工說只能“象征性地給一點錢”,搞得從高管到中層到基層都很惱火。有時老板還會以企業困難為由,干脆不給錢了,就買一些禮物。這種老板的心態極不好。
作為企業管理者,給員工兌現財富獎勵應該是最基本的承諾。但往往有些老板很自大,認為自己是員工的主宰者,為整個企業發展考慮,忽悠、克扣一下員工,沒什么大不了。但人心易散不易聚,老板最好不要跟員工玩投機取巧,貪小利舍大義,人心散了,隊伍肯定不好帶。特別是現在最困難的時候,善待員工,員工才能和企業共度艱難時刻。
別讓年終獎遲到
發不發年終獎是個問題,年終獎什么時候發也是個很重要的問題。考慮到激勵效果,年終獎要盡量在春節前發!很多小公司小企業傳統上一般都這樣,但之前我所在的 上市 公司的年終獎,卻要等到春節后會計師事務所審完以后才能發給高管。
而老板在年初動員大家說:只要大家把業績做好了,年底每個人都能拿到獎金。到了年底,公司賺了多少錢已經很清楚。但沒經過審計,所以老板向董事會請示,能不能先把獎金發給大家?但董事會遲遲不批,老板很難做,最后,他說,先從我的錢里扣,先把我的錢發給大家。這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為什么有那么多人挺我們這位老板的原因之一。
所以說年底這個獎金發得好不好、春節前還是春節后發很不一樣,也許這個錢數是一樣的,但效果就是不一樣。特別是許多駐外的營銷人員,一年到頭,別妻離子獨自在外漂泊,年底就等著拿這個獎金,如果拿不到,他怎么向家人交待?雖然知道年后這個獎金公司不會少他的,但仍舊會感覺很失落。
將心比心,不管是公司高管,還是普通營銷人員,感受都是一樣的。遲到的正義非正義,遲到的獎金幸福感也會大打折扣,削弱員工對企業的歸宿感,打擊企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所以,在這里給大小企業的老板們進個言:論功行賞發好年終獎,凝聚人心2013繼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