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質量管理的核心任務是建立質量體系,否則全面質量管理就成了“空中樓閣”。而質量體系是指為實施質量管理所需的組織結構程序、過程和資源。因為企業為實現其所規定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就需要分解其產品質量形成過程。
設置必要的組織機構,明確責任制度,配備必要的設備和人員,并采取適當的控制辦法,使影響產品質量的技術、管理和人員的各項因素都得到控制,以減少、消除、預防質量缺陷的產生,所有這些項目的總和就是質量體系。
要建設好的質量體系,企業需通過分析質量環、研究具體組織結構、形成文件、全員學習
、質量體系審核、質量體系復審等步驟來保證質量體系建立過程的完善,然后抓住質量體系的特征,保證質量體系設立的合理性,使全面質量管理發揮有效作用,重要的是要保證質量體系在實際生產中得到有效的實施。
關于企業如何抓好產品的質量管理,談的人夠多了,但是,不少聽起來頭頭是道的理論運用到實際當中,收到的效果卻不佳,甚至很不理想。筆者前段由于工作需要,與公司質量管理部的負責人進行了一番深談,此君是公司從一家跨國公司的質量管理部門挖過來的,從事產品質量管理工作逾十年,曾經工作卓有成績,積累了豐富的質量管理工作經驗,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卷書,筆者于是萌生了寫這篇文章的動機。
很多企業抓質量工作,為什么總抓不出成效?原因其實很簡單:治標不治本。現實中,我們都知道抓產品質量的重要性,一些企業也確實下了較大的力氣來抓,但是,十有八九的做法是治標不治本。比如有的企業強調“以罰代管”,即在產品質量出了問題后,對有關部門的責任人進行處罰,希望通過殺一儆百,發揮威懾作用,避免以后再出事故。
有的企業片面地認為,抓產品的質量只是制造部門的事情,產品出了質量事故,追究責任只能追究制造部門的人員。事實證明,這樣做是偏頗的,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著名質量管理專家李繪芳老師認為有以下幾點:
抓產品的質量工作,必須從根本上抓起,治標更要治本:
一、建立一把手質量負責制
質量問題,說到底是一個關乎企業生死的戰略問題。一家企業要長久生存下去,產品的質量可靠、有保證,是最基本的前提。西門子冰箱1997年進入中國,曾經很長一段時間乏人問津,嚴重虧損,但是,憑借產品出色的質量,逐漸被中國消費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