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掘金互聯網電視!硅谷技術+中國資本+中國 營銷 =轉型新思路
當蘇南大多數 礦業 大佬還在專注于傳統產業,對國家經濟轉型帶來的商機不靈敏的時刻,41歲的張建華是個例外。
張建華,來自江蘇江陰的石灰石礦業大佬,意識到資源消耗型產業難以永續。他請來了兩個來自硅谷的高新技術人才—臺灣的呂忠楠博士和江蘇的黃鑣碩士,共同創立南京宏晶微電子科技公司,進軍智能電視芯片研發設計行業。
張建華是蘇南傳統產業轉型的縮影。張建華,一個只有初中學歷的“土鱉”,擔任公司董事長。兩個留美“海龜”—呂忠楠和黃鑣分別擔任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土炮洋槍”相結合,礦業大佬的二次創業,能在智能電視芯片行業奠定領先地位嗎?
草根創業 兩落三起
張建華是個天生不安分的人。1988年,只有20歲的他,從江陰市國有塑料廠辭職,下海做塑料買賣。他騎車幾乎走遍了江陰市所有的胡同,賺到了10萬元。在萬元戶時代,他就成功地賺到了第一桶金。初戰告捷,張建華決定為一家紡紗廠開發塑料模具。不幸紗廠倒閉,他的模具失去了客戶,一下子賠個血本無歸,還倒背兩三萬債務。
1994年,看到建筑材料市場生意很好,村里其他人都賺了錢,張建華放棄利潤微薄的塑料生意,開起了碎石廠,成功翻身。然而,好景不長。1996年,張建華聽從其姐夫勸說,沒仔細做可行性分析,就與其他人合作開礦,結果因為開采權糾紛,又一次賠得血本無歸,倒欠了幾十萬債務。
“1997到2000年,是我人生的最低谷。1998年春節,很多人來家里要債,我只好耐心解釋,說自己不會只值幾十萬,承諾一定還債。”張建華回憶說,“我的教訓:做事一定要沉穩,自己沒弄明白的事,不要隨便聽別人怎么說,就隨便動心。”
2000年,張建華到安徽馬鞍山出差,看到一個停產的國有石灰石礦山,覺得有能力盤活。于是簽下分包合同,到2002年,一下子賺了幾百萬。2003年,張建華又獨辟蹊徑,轉戰安徽和縣,開發一個別人都不敢去的原始石灰石礦山。礦業屬于周期性行業,過去八年間,歷經數次擴張和收縮。但已經把準了宏觀經濟“松一年,緊兩年”規律的張建華,成功地把礦業經營規模做到了數億元。
高科技創業 土洋結合
“石灰礦粗加工,附加值低。作為主業我們不能輕易放棄,但不是國家鼓勵的未來新興產業。因此,我們必須設法轉型。”張建華說。
2008年,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讓遠在美國硅谷正籌備創業的呂忠楠和黃鑣,一下子失去了原已談妥的融資。這也為太平洋兩岸“土洋合作”埋下了伏筆。
做為同村老鄉,張建華與黃鑣相識十幾年,彼此信任欣賞。2009年,江蘇省舉辦海外留學生回國創業高峰會,黃鑣引見了來自臺灣的呂忠楠博士。呂忠楠有15年以上半導體設計與市場相關經驗,曾任職于美國Sun Micro、Fujitsu、Agilent Technology等公司,作為美國5V Technologies公司的發起人,2005年到2008年,其設計的通訊芯片曾創造了1200萬美元的 銷售 額。而黃鑣則是加拿大McGill大學電機工程碩士和西安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碩士,有13年半導體設計、儲存系統、網絡與多媒體系統芯片工程等相關成功量產經驗。
張建華跟呂忠楠在兩個月里談了3次,對互聯網電視前景都比較看好,于是2009年10月三個人決定合資成立芯片公司,進駐南京徐莊高科產業園。張建華作為公司控股大股東,兩個高科技人才技術入股。
智能電視大勢所趨
張建華的樂觀源于他詳盡的市場調研。當前,互聯網上的視頻資源越來越多,用戶也經常在電腦上看電影、電視。但是,屏幕太小,觀看很不方便。通過智能電視來收看互聯網娛樂、新聞視頻,存在很大的市場需求。
目前全球每年產銷2億臺平板電視,據摩根大通預測,未來4年,全球智能電視市場規模將達到75億美元。在中國,2010年互聯網電視銷售量達到500萬臺,未來智能電視每年產銷將達到1000萬臺以上的量級。
對比這些數據,張建華請他東南大學的朋友,一位研究行業多年的教授,給他當參謀,跟蹤整個市場趨勢。此前的互聯網智能電視,采用的是電視棒、網絡機頂盒等,用戶收看的視頻清晰度低,解碼速度慢,視頻經常斷斷續續。如果新技術能解決這些問題,機會很大。
宏晶微電子科技公司共有五項(核定)美國專利,它開發的RT8800智能電視系統,是全世界第一款結合路由與智能機頂盒功能的領先產品。這個系統在硅材料上做成元器件,技術門檻高,基于Linux開發,兼容性好,具有連續、流暢播放互聯網高清數碼片源的能力。公司還擁有在智能電視上打電話等視頻通訊技術,為相關多元化拓展儲備了能力。針對智能電視的巨大市場,國際巨頭紛紛強攻。SONY、Samsung等國際巨頭,也于2011 消費電子展(CES)上推出智能電視,對國內電視機整機廠商形成威脅。國內整機廠商也需借助合作方發力智能電視。
“硅谷技術+中國營銷”
“技術可以引進硅谷的,但營銷一定要用中國辦法。在硅谷,只要專心把技術研發出來,把技術賣給別人即可。在中國,必須自主研發產品和自主營銷,否則生意也做不大。”張建華說。
到底是直接將智能電視系統直接賣給終端用戶,走B2C模式,還是賣給電視機廠商,走B2B2C模式?張建華判斷,要快速量產,應該與電視機廠商建立戰略聯盟,發揮產業鏈上各方的優勢,快速做大市場。為此,張建華又挖來了季濤擔任銷售負責人。季濤曾在海爾、蘇寧、LOTUS等著名企業擔任高管,擁有15年家電、互聯網 營銷管理 經驗。
“創維、康佳等已經對宏晶微的智能電視系統有興趣,我們正與他們進行技術交流。我們也準備進軍硅谷市場。根據客戶需求,我們10月份就可以大規模量產。”張建華充滿信心地回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