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的組織中,活躍著一批非營利組織,他們從很多方面去幫助他人、改善社會。在所有的組織中,是一個靚麗的風景。我在《德魯克談 企業管理 》一書中寫了一節文字,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應該向不以營利為目的的非營利組織學習。
德魯克提到,他說很多人都不知道,非營利組織的管理其實已經達到了他的標準,尤其是在美國。在美國,總共有110萬個以上的非營利機構,而這些機構竟然可以很好地盈利,你相信嗎?
有人說,非營利機構不是不談管理嗎?非營利機構不是不用管理嗎?剛好相反。德魯克大概花了半個世紀的時間投入到這個領域里進行研究,他沒有想到,非營利機構居然能夠表現得比企業還好。非營利機構具有良好的管理主要是因為它們都具有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非營利機構的目標明確。為什么非營利機構的目標明確呢?理由很簡單,因為每一個非營利機構都有自己的使命,而非營利機構把它們的使命轉換成了明確的目標,因此,非營利機構的目標非常清晰,也非常具體,并且具有可操作性。這樣,非營利機構的經營就具有了無比的力量。組織目標明確,這是非營利機構能夠成功的第一個特點。
第二個特點,非營利機構的人都積極、熱情。為什么非營利機構的人積極、熱情?在一般的組織里,員工是拿薪水的,可是在許多的非營利機構中,很多人是不拿薪水的,都是義工。這些人愿意投入,是他們內在的驅動力促使他們這樣做的,是對承擔的任務,或者說,對肩負的使命有一種強烈的內在的動機。這種動機不是誰強加給他們的,而是發自他們的內心的,這樣的動力就使得非營利機構的人都積極而熱情。
在企業里,如果某個月把一個人的薪水調高了一點,這個人在工作上就會很來勁了,就會很熱情,可是過了一個月以后,可能他就會忘掉了,就會又回到原來的樣子了。在非營利機構里不會發生這種事情。雖然沒有薪水,但是職員們積極、熱情,而且持續很久。
第三個特點,董事會發揮了良好的功能。在企業里面,董事會基本上是形式多于實質。意思是說,它們絕大部分在企業運營的過程中并沒有發揮多大的作用。理由是什么?董事會的成員們只是開開會,了解一下企業未來的方向罷了,大致如此。他們從來就沒有思考過一些重要的問題,怎樣才能夠讓企業運營得更好、更順暢、更有效率,而這些都是非常嚴肅的課題。
現在的企業開始向誰學習呢?向非營利機構里面的獨立董事學習。什么是獨立董事?獨立董事是企業從外部聘請來的專業人士,他們必須在可以投入的時間內,使非營利機構變得更好。獨立董事在非營利機構里產生了一股力量,使非營利機構運營得越來越好,使非營利機構的資源能夠有很好的 績效 表現。為什么企業開始向非營利機構學習呢?因為企業的經營者覺得奇怪,非營利機構怎么可以做得這么好呢?事實上,就是因為非營利機構已經把管理作為整個組織的運作機制,這種運作機制使得非營利機構成為了一套系統。
什么是“系統”?按照德魯克的說法,系統是一種生產力,系統代表著知識。也就是說,通過管理,知識能夠變得系統化。系統化就會產生生產力,就能夠提高個人的生產力、總體的生產力,這樣的生產力才有意義。在這種情況下,就會看到系統發揮的功能。管理在非營利機構中竟然能夠產生這樣的效益,這是企業界無法理解的,甚至于覺得是很奇妙的。但是事實上,現在美國的絕大多數的企業回過頭來向非營利機構學習,主要是因為非營利機構管理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