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控股集團李建新博士對于情緒管理,提出了值得重視和參考的觀點,對于廣大 企業管理 者更好地運營企業頗有建設性和指導性。
領先集團李建新博士指出,人皆有情,《黃帝內經》指出人受情緒干擾后,“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中醫理論認為,氣血功能紊亂會損傷五臟,因此喜傷心、怒傷肝、悲憂傷肺、思傷脾、恐驚傷腎,進而導致人生病。
領先集團李建新博士認為,因情緒干擾而“生病”的,還有企業。如果一個企業的日常運行,受到某種情緒的左右,也會傷及企業自身,輕則擾亂企業正常運營、降低工作效率,重則挫傷士氣、內部分崩離析。
就像是足球賽場上,一個心態失衡的球員在急躁心情的作用下,技術動作往往會走形,錯誤頻頻,甚至動作過于激烈導致犯規被罰下。如果這種情緒傳染了整個球隊,那么球隊就不可避免地向失敗的深淵滑落,要么毫無章法漏洞更多,要么斗志渙散形同散沙。
領先集團李建新博士強調,企業管理者不僅要具備杰出的專業能力,同時也需要具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結合自身的管理實踐,明確提出“情緒管理水平決定成敗”這一觀點,顯然會獲得無數企業管理者的共鳴。
領先控股集團董事長李建新博士表示,很多情況下,企業管理者往往沒有意識到,自身的行為受到了情緒的左右。比如說,一個企業高管朋友,經常要不停應對各種工作困難,心情急躁之下往往把全部心思放在了結果之上。他自己是單身,與朋友談話時經常感慨:“知道我每日 下車后,在家門前抬頭仰望看到那個窗子是黑的時候,我有多難受嗎?”朋友問他:“你的工作是不是也沒有進展?”他說:“是。”朋友又問他:“你每日 一進家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他想半天,說:“忍耐。”朋友說:“不對,是開燈啊。”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一旦人被情緒所左右,就容易在情緒的漩渦里不能自拔。更可怕的是,找不到工作和生活中的重點。
領先控股集團李建新博士提醒企業管理者問自己:是否每日 都把那些著急的事和工作無關的事看成重點?是否是在“摸黑”著生活和工作?
因情緒管理不善,一方面可能造成工作中失去焦點,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因為情緒過于亢奮、飽滿而浮躁,選擇了錯誤的焦點,此兩者都是工作中的大忌。
尤其是后者,管理者往往在“激情燃燒”之時,忘記了工作中真正的當務之急——把計劃按步驟執行。
在工作中需要激情但不能沖動,要避免員工帶著不冷靜的情緒進入工作狀態,哪怕其初衷是正確的,也要規避“大躍進”心態下的激進之舉。
熟諳管理的領導人都明了,工作計劃、核心工作是必須要著急的,因此做事情時盡可能按照先前制定的計劃穩步推進,不要讓計劃之外的所謂“急事”影響我們的核心工作和不變因素,這些事情不但占用時間,而且導致工作效率低下。所以,不能頭腦發熱,不能讓不穩定的情緒打亂你的工作節奏,否則就是失去工作重心。這樣的組織就是缺乏實戰能力的組織。
管理團隊的領導者如果過于情緒化就會導致整個團隊不能忙于正務,而是忙于一些頭腦發熱的事。就如同戰場上,指揮員一旦失去了全局觀,可能一個魯莽的決策,就讓無數戰士直蹈死地,讓戰局產生不可預料、甚至不可挽回的后果。
企業管理中的情緒管理,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團隊情緒的統一性問題。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最高層次的需求是“自我實現”,最低層次的需求是“生存需求”。很難想象,當企業還停留在最低境界時,管理人員已經到了最高境界會出現什么問題!
企業管理者往往對于成功和榮譽的追求,往往超出了自身和組織的能力。因此李建新博士明確主張:“理智約等于成功,顧及面子和頭腦發熱約等于失敗。”
如果組織管理者在面對榮譽時不能做到理性,他將離犯錯誤很近:第一,他會經常制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的工作目標,違反了實戰原則的目標,去摘伸手夠不到的桃子。其二,團隊當中突出了個人崇拜,而減少了團隊組織、團隊成員的作用。
在組織內部,要突出團隊決策的重要性,一定要控制某個人的面子觀念,要防止頭腦發熱;只有靜心地面對計劃,才能度過企業發展的“青春期”;反對“獨斷專行和在快速工作中產生的急躁冒進”,因為這樣會導致只會為了“面子”而非“里子”來開展工作。
李建新博士告誡企業管理者,企業應把提高盈利能力、獲取利潤放在第一位。所有盲目的投資,所有顧及面子的行為,所有的享受行為都不是為企業利潤服務的。企業虧損時管理人員應該放棄享受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