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差醒酒后,自言自語道:“我且查一查東西少了沒有。”說著就一一查點起來。看了看地上,說:“包裹、雨傘,有。”摸了摸脖子,說:“枷鎖,有。”又翻了翻文書,說:“有。”忽然驚叫道:“哎呀,和尚不見了!”
過了一會兒,他一摸自己的光頭,忽然省悟道:“好在和尚還在,只是,我到哪里去了?”
由于工作的關系,前兩年一直做業務,經常在公司和市場上與經銷商談心,聽他們反映市場與業務的問題。我曾經聽到有這樣的建議:“黃總,把你們的辦事處撤了算了,起不了作用,還不如把市場交給我,把你們花在我這里的費用給我打廣告更好一些。”老實說,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心里很不是滋味的。因為在經銷商的眼里,公司的業務員已經失去了他的“存在價值”。
曾幾何時,我們一些業務員包括部分辦事處經理,習慣于當“甩手掌柜”,將跑市場,做維護等等事情都交給經銷商去完成,那么他們做什么,無非這幾件事:
1、催款,每月向經銷商催款,因為經銷商回款與自己的提成掛鉤,這是個人利益的大事,非做不可。
2、替經銷商向公司要政策,什么價格,廣告,返利如是等等。
3、與經銷商談天,但大部分時間不是在談市場,而是在談風月無邊,家居瑣事。最后結果除了白跑一趟就是吃了一頓飯。還美其名曰是搞好客群關系。
作了這些事,其他的就是望天收了,這個“天”就是經銷商與公司。首先市場上的業務那是完全靠經銷商了,因為經銷商有賣貨的意愿,他一定會努力,他和商務人員不同,他是靠賣產品的差價所獲得的利潤來養妻活兒的。尤其那些對我們產品占其 銷售 額比例較大的經銷商。他買了公司的產品,就一定會想方設法的賣出去,他們一家大小可都指著差價吃飯呢,一個辦事處有幾個好的經銷商,那個辦事處的經理就走了大運,衣食無憂了,每月工資一拿,在片區里四周轉轉,與經銷商拉拉家常。再就是桑拿、洗腳、唱K、泡馬子,小日子過得有滋有潤的。只等到年底拿提成了。這樣就發生了一個問題:辦事處是干什么的?經理是干什么的?你的存在價值又在哪里?他們對于公司的作用只是當個傳聲筒而已,將公司的政策傳給經銷商,將經銷商的要求傳給公司,這樣一來二去,你作為商務人員的存在價值就沒有了。因為那還不如經銷商直接與公司溝通更好,所以你才在經銷商那里毫無威信可言,因為他們認為你的工資,提成都是他們賞給你們的。
再說前面那個笑話,因為我們的業務員很多都很象這個解差。有的人不服氣,我就舉個例子,我們的辦事處的信息反饋要求公司不斷出新產品,說什么老產品不好賣了,價格殺穿了,于是公司增大開發投資,平均每三個月一個系列新產品出了。又有反映說價格沒有優勢,于是公司就把價格降了。還有的業務員說公司廣告支持少,公司就大量投入廣告,做形象店。不錯,業績是提高了。但是你的價值到哪里去了?產品是公司開發的,價格是公司定的,廣告支持是公司給的。你到哪里去了?
我認為一個好的業務員的價值就在于不要依靠這些東西,憑著和客戶間的信譽與信任關系作成生意,即通過業務員的努力,來提高我公司在這個客戶中的信譽度、美譽度和地位。可我們大部分的業務員基本上是跑腿的,沒有在與客戶的交往中中發揮這樣的作用,如果信譽都沒有了,就像到地攤買東西,因為沒有信譽,經銷商就敢討價還價。因此當沒有信譽時,價格、廣告、政策成了我們和經銷商唯一的聯系因素了,因為你已經沒有價值了。
我們今年開會,組織 營銷 人員要作的事不是為開會而開會,而是要將考慮你的能力、公司力量能夠配制在產生成果的方向上。產生成果的方向就是實現業務員的價值,因此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將市場推廣的經驗,全部通過會議,交流、表格、報告的形式統一到總部,然后再進行傳播。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在學習 時告訴大家,解決問題的辦法不在書本上,也不在我們幾個領導的腦子里,而在現場,一個商務人員要把現場的辦法有效地采集出來,提煉上去,整合起來,進行系統傳播,公司就處在持續不斷改進的過程中。我們這些高層要作的事是檢查每個商務人員,不是看其作了多少業績,而是檢查今天比昨天改進了什么,改進了就有獎勵。因為憑著這一步步的改進,他們就開始擁有了自己的價值。經銷商才會認可你!
京ICP備120055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