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互聯網大會引發了一場關于經濟寒冬對我國外貿企業的影響的爭論。一方是慧聰郭凡生先生的寒冬論,認為60%的外貿企業將死掉,甚至對外電子商務網站都需要轉型;一方是eBay華彬先生的繁榮論,他認為對外貿易持續增長,在電子商務中,正真賺錢的是外貿業務,對外電子商務前景無限。 郭華二人專業的發言都頗為精彩,他們都敏銳地嗅到了美國經濟危機將對我國外貿企業產生影響。
我國外貿市場一再萎縮
早在2008年年初,我國外貿企業的局面就開始悄悄改變了。年初,中國對外貿易政策有了新調整,先是出口關稅有所上調,接著原材料價格上漲,這些都大大提高了外貿成本,一批外貿企業因此倒閉,外貿市場出現萎縮。
如今,美國經濟危機來了,全球經濟都將受到影響,外貿企業首當其沖,中國外貿市場將再次萎縮。據統海關最新統計數據來看,與07年相比,我國出口總額增長速度放緩了近四個百分點(2008年1-8月全國出口總額為9376.9億美元,同比增長22.4%;2007年1-12月全國出口總額為12180.0億美元,同比增長25.7%)。
我國外貿產業結構面臨洗牌
中國外貿政策的調整和全球經濟衰退影響了外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在市場的驅動之下,我國外貿產業面臨著大洗牌。在這個洗牌過程當中,高成本、高能耗、低附加值及經營管理不善的外貿企業勢必面臨挑戰甚至破產,而有實力的、反應迅速得當的外貿企業將分割新的外貿市場。我國外貿企業以中小型企業居多,大多品牌意識不強,資金不充裕等問題,大部分外貿企業都面臨重大風險。
正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華爾街風暴就要來了,對外貿易環境越來越嚴峻,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外貿利潤大大縮水,中國外貿企業面臨著不進則退的境地。在這次經濟震蕩中,外貿企業命運將會如何?怎樣才能順利過渡呢?
電子商務是抵御經濟寒冬的棉襖
在經濟寒流之下,在市場發生重大調整的時候,部分外貿企業選擇轉型做內銷。與做外銷相比,做內銷需要較大的啟動資金,做內銷少不了品牌支持,做內銷還需要渠道建設,這些都是外貿企業的短板。顯然,這種轉型存在很多疑慮。
近日,Sanford Bernstein公司的分析師杰弗里-林德賽(Jeffrey Lindsey)發布了他研究的結論,他認為電子商務對經濟衰退具有很強的抵抗力。在9月26日閉幕的中國國際機電產品博覽會上,電子商務被與會專家推介為除傳統的展銷會和設立海外分公司之外的第三大外貿交易途徑,這也在某中程度佐證了杰弗里的觀點。
電子商務自進入中國以來,發展相當迅速。十年時間里,中國企業已經有相當一部分意識到了互聯網的重要作用,他們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一些企業還運用諸多商務網站和網絡營銷軟件進行自我宣傳和業務推廣。電子商務之所以被廣泛應用,就在于它的成本低廉、信息共享、操作便捷,這些都是輔助企業拓展業務、發展自身的有利因素。
在經濟緊縮時期,外貿企業只有把成本降到最低、不斷開拓新市場才能穩中求進,電子商務則是他們拓展業務范圍的最佳途徑。經濟寒冬來了,電子商務的作用更加顯著,在對外貿易中更加受推崇。電子商務開展得好的話,企業面臨的風險會小得多。電子商務將是抵御經濟寒冬來襲的棉襖。
開展電子商務,網絡營銷軟件先行
從08年的網絡大會上反映的情況來看,我國絕大部分企業已經意識到電子商務的重要作用,但能充分利用互聯網進行營銷宣傳、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并不多。大會現場的部分企業表示,網絡營銷無從下手,難于開展。專家認為,國內中小企業還缺乏有效的網絡營銷指導。
網絡營銷是伴隨著電子商務一起來到中國的,意思是(On-line Marketing或E-Marketing)就是以國際互聯網絡為基礎,利用數字化的信息和網絡媒體的交互性來輔助營銷目標實現的一種新型的市場營銷方式。因此,網絡營銷最終的目標就是完成電子商務。網絡營銷這個詞在中國傳播了十年,能夠熟練運用到電子商務中去的卻很少。
怎樣才能很好的進行網絡營銷、開展電子商務呢?要做好一件事,首先得講究方法,利用好的工具,網絡營銷和電子商務同樣如此。要做好網絡營銷就得運用先進的工具——網絡營銷軟件。網絡營銷軟件既能高效主動的開展業務,又能快速發布信息及廣告,還能大大壓縮成本。一套技術可靠的網絡營銷軟件幾分鐘之內就能找到全球幾千個有效的商務網站上的供求信息,只需再花幾分鐘就能將產品信息及公司廣告發布到這些網站上。這比業務員把一個信息慢慢發到多個電子商務網站要高效得多。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的網絡營銷軟件市場有待清掃。自我國第一款網絡營銷軟件商務快車誕生以來,網絡營銷軟件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就悄然流行,十年時間里不斷有新的網絡營銷軟件出現,然而由于缺乏專業技術、及時服務等原因,大部分產品只是曇花一現,很快就銷聲匿跡了。因此,企業在使用網絡營銷軟件時要加以辨別,選擇有研發實力、比較成熟、生命力長久的軟件,否則效果會大打折扣。
經濟寒冬將至,外貿企業應提前做好準備,充分運用網絡營銷軟件,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有了棉襖,這個冬天才不會“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