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中國的企業中,幾乎天天都上演著“生死大戰”,幾乎每一幕都驚險無比、精彩絕倫,而且每一次都只有老板才能去解決,每一個問題也都只有等著老板親自去發現,甚至每一件事情都離不開老板的決策。很多企業的現狀是:老板一來,個個都不自在,老板一走,人人喜笑顏開。尤為悲劇的是,很多老板還都習慣了這個“能人”的角色。這就讓中國企業無一例外地被貼上“人治”的標簽。
但是,德魯克先生卻告訴我們:管理得好的企業,總是單調乏味,沒有任何激動人心的事情發生,一個有效管理的企業應該是天天都平淡無奇的企業!就這個觀點而言,能人經濟、能人管理和“人治”只會讓中國企業沒有未來!
有點管理常識的人都知道,有效管理其實是預見性的管理,能夠防患于未然,依靠的是制度、規則和系統。只有制度科學、系統完善、規則嚴明的管理才能讓企業健康并持續發展。那些依賴天天都來一場運動、人人都脫光脊梁揮舞著大片刀直沖而上的管理模式,最終的代價都是慘重的;那些處處依靠老板的人格魅力和權限才能發揮作用的管理早就應該淘汰了。那些在突發事件中表現英勇的人和事固然激動人心,但是,管理需要的不是停留在時候對英雄人物大張旗鼓的表彰上,而是要扎扎實實建立避免發生這些突發事件的機制。
道理歸道理,大師是大師,在中國的企業家群中,好像只有張瑞敏先生得到了德魯克的真傳,而其他絕大多數的老板都在忙于向名人大師們學習戰略、學習怎樣改變組織文化。張瑞敏創造的“日清”工作法,就是平淡管理的典范,也讓海爾從一個瀕臨倒閉的小廠成為今天的行業翹楚,“這一切,都應歸功于德魯克先生的管理思想”,所以,中國企業的老板們首先應該超越自己,應該盡快把自己解放出來,應該從北大研修班 里走出來,盡管這里面有太多太多的障礙。
只有平淡管理才能造就優秀企業。優秀的公司和優秀的老板一般很少決策,只做重大決策,優秀的公司會先把帶有規律性的問題找出來,設計一套制度和規則來解決反復發生的問題,未來就靠這些規則與政策來解決大多數的日常問題。而平庸的公司和老板天天幾乎都在決策,平庸的下屬更是事事等著向老板匯報、處處讓老板決策,然后直到讓自己變得更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