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習慣之給自己找借口
我可以找借口員工不能有理由 《沒有任何借口》這本書曾經比流感還要流行,很多老板特別是小老板,要 求員工人手一冊。盡管這是一本地地道道的“偽書” ,真相大白后也并未降低多少它的受歡迎程度。 因為該書撥動了小老板脆弱而敏感的神經。 中國老板尤其是小老板總是希望員工給他結 果——有條件要給結果,無條件也要給結果。
另一方面由于技能、資源的限制,很多時候員 工缺少獲得結果的必要條件,這時,小老板就希望每一個員工都是超人,能自力更生完成不 可能完成的任務,否則一切都是借口和理由。 中國有句俗語叫“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可惜中國小老板卻一向執行雙重標準— —嚴以律人,寬以待己。
小老板這樣給自己找借口 有句話叫做“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換成小老板的管理哲學就叫“我可以找 借口,員工不能找理由” 。
只要與小老板近距離接觸過,這些場景你一定不陌生吧:新理念好方法,小老板就是不 接受,他的理由是不適合自己的具體情況;搞模仿不創新,小老板振振有辭,說這是同質化 時代的競爭特征;不尊重規則,打擦邊球,小老板的解釋是,大家都這么干,我為什么不能 干;小老板脾氣大,不拍桌子卻罵架,小老板們反而很委屈地告訴你“爹娘生就了我這個壞 脾氣,我也沒辦法” ;聽不進意見和建議,搞獨裁搞一言堂,小老板似乎也是有根有據—— 市場必須快速反應,需要一元化領導。
找借口是傳統文化的產物 為什么會這樣?這事還得從傳統文化說起。 中國傳統社會文化是少數人統治多數人, 道 德和法律從來就是統治者手中的工具, 其目的是用來管理和愚弄大眾, 而自己是不用遵守的。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本是中國古代法治的最高境界,實際上卻是沒有犯罪的王子很少, 真正被治罪的沒有(帝位之爭例外) 。 文化的慣性是十分強大的,商業則是對文化的一種解讀和表現,有什么樣的文化,就有 什么樣的商業。
中國的老板,特別是民營企業的老板,他們在企業中享受著皇帝一樣的特權 ——不找借口是老板制訂給員工執行的標準,對于自己永遠是例外。
找借口是為了證明自己沒輸 老板是市場的產物,競爭是市場的根本法則,又是每個老板的個性。老板們之所以能夠 成為老板,是因為他們在競爭中成為了贏家,而贏的結果,也成就了老板們通吃的心態—— 只許贏,絕對不能輸! 事物發展總是螺旋式上升、 波浪式前進, 失敗和成功本來就是一對孿生兄弟, 形影不離。 但要強的小老板,對在競爭中出現輸的結果是不能接受的,面對殘酷的事實要么不接受,要 么證明自己沒輸。所以再糟糕的情況,經過他們擺事實講道理(其實就是找理由、找借口) , 你會發現事情好像并不太壞,甚至還盡在掌握:
該做的都做了,本來就要贏了,可是運氣不好雖沒贏,但至少沒輸;即使輸也還有人輸得更慘,少輸當贏,這種感覺很重要。
找借口是為了樹立威信 老板是需要權威的,權威就是權力和威信。在中國企業的職權結構中,老板擁有至高無 上的權力,但有了權力并不代表就有了威信,因為威信不是權力賦予的,而是榮譽鑄就的。
因此,小老板們喜歡攬功推過。攬功——把每一點成績都記入自己的檔案簿,以期很快建立 自己光輝而偉大的形象。推過——錯誤、失敗、損失等負面記錄多了,會影響形象、降低威 信,這是小老板所不愿看到的。因此,對于小老板來說,推過是別無選擇的選擇。推過的方 法不外乎兩種:其一,找替罪羊;其二,找借口。而找借口的好處顯然有很多:比較容易、 不花成本、利己不損人,一箭三雕,何樂而不為?
找借口是為了封住員工的嘴 成功是有腐蝕性的。成功讓人產生盲點——只看到自己的優點,意識不到自己的缺點。 結果,每一位成功過的小老板都信心爆滿。聰明人自認為應該指點江山,不需要他人的意見 和建議,聽到耳朵里的批評就是一種痛苦的禮物,所以他們希望員工只有耳朵而沒有嘴,只 聽話不發言最好。
而每當面臨錯誤和失敗之時,小老板們總是先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以表 明:其一,這不是他的錯;其二,他雖然很努力,但事實很無奈;其三,他無辜,甚至受害。 老板們的這些理由,往往讓員工無話可說。
員工對老板找借口的解讀 員工有自己的思想(很多時候是站在老板對立面的) ,對于老板的借口,員工們會用自 己的方式來解讀: 證明自己沒輸是沒勇氣,不敢擔當; r封別人的嘴是氣度小,容不下事,容不下人; r樹權威是搞個人英雄主義,沒有團隊精神和協作精神。 貼上三個這樣的標簽,就意味著小老板及其領導的企業沒有未來。
一個沒有未來、沒有 前途的企業,拿什么去吸引人才?用什么去激勵士氣?員工總是老板的影子,老板找借口, 員工就不會擔當;老板沒有勇氣,員工就是懦夫;老板搞英雄主義,員工就不作為;老板心 眼小,員工就會斤斤計較。結果多數小團隊就患上“大企業病”——人浮于事、內耗不斷、 死氣沉沉、散沙一盤。
老板法則 對自己狠一點
做企業有個基本規律——員工是老板的影子。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員工有意無意模仿學習老板(不是老板說過什么,而是老板干了些什么),最后被老板同化。比如:老板愛找理由, 員工就一定有借口;老板對自己松一點,員工也就不會和自己較勁;老板不沖鋒在前,員工 就一定拖后腿;老板不守紀律,員工就不會自我約束……
總之有什么樣的老板,就有什么樣 的員工。 做老板一定要對自己狠一點,先管理自己,再管理員工。老板必須先拿自己開刀,把自 己打造成為道德的楷模、行動的標桿。先指導后領導,先實踐再實現,每一件事都言必行行 必果,才能形成強大的領導力,吸引偉大的追隨者,進而成就偉大的事業。
不良習慣之控制信息
小老板的心思你要猜 與小老板共事多年,如何與小老板打交道,我總結了一個基本法則:先搞定老板再搞定 事情!與小老板共事有點難,第一件難事就是從他的包里掏錢,第二件難事是他的心思員工 永遠要猜!不言明是小老板的一個特點, “你看著辦”是小老板的一句口頭禪。中國文字博 大精深,音同字不同,字同義不同,同字不同義,同義不同字,于是猜就成為技術含量很高 的活。
“你看著辦”簡單四個字,含義十分豐富:第一我不同意,你最好不辦;第二,我不 知道怎么辦,你相機行事;第三,我贊同你的觀點,你自己做主就行了。跟小老板共事,首 先必須得學會猜。 不言明其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不言明的目的簡單直接——控制信息。 與小老板打交道, 信息總是單向流動,員工向老板敞開了心門,而老板卻關閉了回路。結果是信息向上流入得 多,向下流入得少;員工輸出的多,輸入的少。更加厲害的小老板總是隨身帶著封條,似乎 他總是有太多東西要嚴防死守, 一不留心就貼了出來: 上游供應商是機密, 利益分配是私密, 發展目標是絕密,客戶合作政策是秘密…… 世間事總遵循一個因果定律,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控制信息,小老板的理由又是 什么呢?
提高安全的方法 小老板做事,講究的是安全第一。小老板是把企業當命的人,必須要對企業實現絕對控 制心里才能踏實。控制信息,為的是做到讓老板掌握的信息多,員工掌握的信息少,老板對 任何事一清二楚, 員工多數時候卻不明不白。 員工不明白就沒法行動, 就必須事事請示老板, 于是老板就時時處處可以牽著員工的鼻子走,一切盡在掌握,這樣才安全放心。
節省成本的妙招 小老板們有一個不好的心態, 總想自己多贏利別人少賺錢。 他們賺錢有本領——多賺巧 賺,花錢有藝術——少花錢多辦事,分錢通常有點偏心——分錢就像割肉一樣難受。
小老板 們有一個簡單又原始的分錢辦法——“只要馬兒快快跑,最好馬兒別吃草” 。小老板永遠是 行動主義者,有想法就一定要實施,而且練有高招和絕活:高招——永遠不表揚員工,隨時 說員工可以做得更好,把員工的缺點掛在嘴邊;絕招——哭窮,十個小老板,九個會說自己 沒賺錢,剩下一個,呼天喊地說自己虧了。 由于信息不對稱,員工沒有判定標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做得更好,不清楚自己對企業 是否有貢獻,更不知道企業是賺錢還是虧錢,在這種情況下,員工們要么沒勇氣,要么出于 自責,當然就不會在錢上與老板們討價還價了。
保護自己的屏障 小老板控制信息, 有時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中國經濟的市場化程度不高, 經營不規范, 能吸引眼球的是那些財大氣粗的大企業, 獲得最多照顧的是高高在上的國有企業。 而中小企 業處于一種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境況,在夾縫中生存,被逼游走于灰色地帶,時常打點擦邊 球。 小老板悄悄地做生意有經濟上的好處,大聲地說出來只會壞事。其原因大抵有三: r會成為道德鞭笞的對象; r會成為“壞孩子”的典型,甚至成為政策重點打擊的對象; r一旦捅破了行業潛規則,就會成為過街老鼠,行業公敵。 在中國做企業,必須得學會保護自己,很多東西打死也不能說,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提高競爭力的武器 湊熱鬧搞模仿永遠是小老板的拿手好戲,小老板的生存方式很簡單,一招鮮吃遍天!如 果這一招被別人學去了,再用來打擊自己,那么后果就很嚴重;如果別人再學得精一點、到 位一點,出手再狠一點,最后的結局可能就是“會了徒弟餓死師父” 。 小老板其實很不容易, 很難找到學習目標與榜樣, 特別是被無限放大的成功人士的經驗 千萬學不得。小老板一看書成功人士就發笑, 因為他們寫書“動機不純” ——漂白自己, “目 標不太陽光”——誤導別人。
他們講得最多的就是大話、假話、空話,最實在的也就是“地 球人都知道”的那些普遍法則,而對于實踐中的真知灼見、解決問題的方法、吃飯的本領等 一般都秘而不宣,以避免引來太多模仿者,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控制信息,在小老板看來,是為了保護市場競爭力和企業發展的核心能力,所以每一個 企業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碰不得的天條、觸不得的雷區,員工必須十分小心,否則非死即 傷。
提高凝聚力的妙方 中小企業的發展呈現出一個有趣的現象——好三年壞三年, 縫縫補補又三年。 職場人士 也有一個鮮明的態度——對好企業委曲求全,對差企業求全責備。小老板不禁會考慮“用什 么來吸引人才,靠什么來激勵士氣” 。
小老板真不是一般人,他們永遠有基于實事而且不付 出成本的解決辦法——隱藏事實,制造假象。即使企業已經很困難,也要讓員工感覺到前途 的光明、未來的美好!這樣,員工不就會努力奮斗了嗎? 控制信息,就能拉開員工與老板的距離,缺乏透明度,老板在員工眼里就會顯得神秘。 這時候員工看老板的方式是仰視,老板的形象也就會高大起來,老板形象高大了,才能吸引
大家追隨,并緊密團結在老板周圍,從此一條路走到黑。
小老板身邊那點事兒 人都有好奇心,你越不讓他知道的事情他就越想知道!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 里。控制信息、關閉了正常的信息通道之后,大家就會千方百計找縫隙、聽風聲、探口氣、 揣意圖。
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就會被炮制出來, 最后匯集成小道消息。 于是謊言、 謠言四起, 導致團隊陷入窩里斗,好事一件沒發生,壞事一件不會少。 控制信息的老板,一般都顯得很神秘。人在面對神秘的時候,其本能的反應是緊張和恐 懼。而一旦面臨緊張和恐懼,人就會失去安全感,這時候大家能想到的是如何保護自己。保 護自己的方法大抵有三: r防人之心不可無,不信任任何人; r少做事或不做事,盡量不犯錯誤; r只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于是,我們經常會聽到小老板感嘆“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同時,我們也經常會 看到這種情景:小老板兩眼一睜忙到熄燈,員工卻無事可做。 老板控制了信息,員工就沒有足夠的信息做參照以做出判斷。工作中找不到方向,必須 事事等老板的指示。 這時候, 員工的關注焦點不再是市場和顧客, 而是如何搞定自己的老板, 在內部溝通上,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與激情。當然,一個企業的資源、一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 的,如果在企業內部消耗得多了,能夠用在市場上的必然也就少了,一個不把精力用在市場 上的公司,還會有競爭力嗎?中小企業平均不到三年的壽命,就是最好的證明。
老板法則 力求透明
做透明人 任何企業,即使 100%的私營企業,也不是老板個人的。它是一個組織集體,公平公正 是其運作的基礎,必須透明、有監督。根據陽光照射規律,透明也只能從高層映射到基層, 所以必須從老板開始。 老板只有做一個透明人,才能被員工看清,而員工只有看清楚了老板,才會信任老板。 做企業,員工的信任是企業最稀缺的資源,有了它才能形成強大合力,才能戰無不勝攻無不 克。 老板只有做個透明人, 在企業的運行機制中才會得到真正的監督, 才會有高度的道德自 律。而老板的道德自律,會產生強大的人格魅力,并因此而吸引追隨者,有了追隨者,才能 成為有成就的大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