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了一篇關于介紹蘇州德勝洋樓公司的文章,文章說:在德勝,無論是工地的總監、副總監,還是公司的各個部門經理和總裁,每月必須抽出一天來參加一線勞動,具體工作由程序中心計劃 。這一天,該名管理者必須作為一個普通的員工參加勞動,或接待客人,或打掃房間,或在建筑工地上做泥瓦工。
其實,德勝的這種做法是時下最流行的一種新型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叫走動式管理。走動式管理是指企業的管理者走出辦公室,深入基層,走近一線,體察民情,了解真情,與下屬打成一片,共創業績的管理方式。它打破了管理者高高在上坐在辦公室,等待下情上達的被動式管理模式。
走動式管理實際上是一種貼近工作實際的技術,是符合企業發展的管理方式,而不是一種理論。走動式管理的優越性表現為:主管動下屬也跟著動;投資小、收益大;是看得見的管理;現場管理。走動式管理有助于及時發現問題,現場解決問題;有助于和員工增進感情;有助于掌握第一手資料,便于管理改進和領導作新的決策;有助于感受競爭壓力,從而保持危機感;有助于企業文化的落地和再提升。
走動式管理會讓你在情感管理、產品管理、設備管理、安全管理、質量管理、市場管理、學習 管理、現場管理、積極管理、成本管理、制度管理、指導性管理、細節管理、互動管理、跟蹤改進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員工素養管理等管理方面得到提升和收益。
國人經常說要從制造大國到創造大國,但我認為現在我們很多的企業連制造還未做好,何來創造?中國需要培養創新型人才,但很多人本職工作都沒有做好,怎么創新?對于普通員工來說,創新就是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極其熟練以后的提升與飛躍,只有重復地把工作做到極致才可能去突破、搞創新。
每位管理者都應該成為“首先是一名優秀的員工”。成為“優秀員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的深入基礎、加強學習。
所以,管理者千萬不要把管理工作、管理要求和管理思想僅停留在辦公桌和座椅上。要走出去、走下去。要把走出去、走下去成為管理工作的常態化。
一個管理好的企業是,除了規則,一切都是零;一個管理不好的企業是,一切規則都是零。管理工作在重結果的同時,更要重過程,因為過程好,結果才有可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