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劇烈變化的環境中,能夠生存下來的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最靈活,懂得適時應變的。——達爾文
螞蟻與恐龍曾經同處于一個時期,螞蟻的體積是大型恐龍的千萬分之一,但強大的恐龍沒有適應環境的劇烈變化,早已滅絕,而小如沙粒的螞蟻則順應了地球億萬年來的巨變,生存延續了一億五千萬年以上,至今依然延綿不絕。大多動物只分布在有限的幾個區域內,甚至只在某一地特有,并且很多動物雖然在我們極力的保護下卻還是瀕臨滅絕.還有一些生物不是沒有遷移到其它地區,就是遷移到其它地區卻沒有生存下來,而螞蟻則分散到了除南、北極以外的世界各地,成為地球上分布最廣泛、數量最多的生物。螞蟻能夠這樣旺盛的生存發展主要是因為其可以根據生存環境進行適應性進化,億萬年來,不斷進化的螞蟻到今天已經有上萬個種類。
熱帶森林中的生物都很健碩,連昆蟲都體積龐大,于是,熱帶森林中體積弱小的翹尾蟻為了捕食而進化出了尾部的螯針,昆蟲被翹尾蟻的螯針蟄到后會麻痹昏倒,它們常用螯針來捕獵體積大于自己身體幾十倍的昆蟲。真菌螞蟻以蘑菇等真菌為食,于是,進化出了體內能釋放抗生素的機能,而后將抗生素噴灑在真菌上,防止真菌染上病蟲害,其它不以真菌為食的螞蟻則沒有此功能。
螞蟻不僅會根據環境需要來進化自身,還能根據需要來變革組織結構,優化組織機能,進化組織。它們生活在一個科學高效的組織當中,在一個幾萬只螞蟻組成的蟻群中,我們找不到一只沒有作用或閑著的螞蟻,雖然上萬只螞蟻同時參與勞動,卻次序井然。離開蟻穴,沒有了蟻后的管理,螞蟻們能夠自我組織,不需要任何領導人監督,就能形成一支很好的團隊。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根據環境需要,迅速調整組織結構與功能,找出解決問題的解決方案。螞蟻能夠如此,完全是因為他們相對環境來說太弱小了,只有不斷優化、進化組織協作,才能對抗環境。
螞蟻自知身單力薄,無法改變環境,于是,順應環境改變自己,同時不斷的進化組織,以科學的組織協同力量來對抗環境,因此,不但沒有被億萬年來環境的無數次突變所打倒,反倒越發的興盛,它們是一群懂得自我進化與促進組織進化的智者。螞蟻的進化能力、適應能力、社會分工協作能力和繁殖能力都是生物界最卓越的,螞蟻被認為是世界上進化最成功的昆蟲物種,它們生存了上億年,而進化從未停止。
進化與非進化型組織
生物世界同人類社會一樣,存在組織與個人的協調分工、節約消耗、優化利用等特點,而社會或企業組織也同生物體一樣,有著進化的需要與必要。拒絕根據環境的改變進行進化,將會同恐龍一樣,雖然強大,卻會被自然淘汰,反之,則會如螞蟻一樣,生生不息,繁榮昌盛。
從這個角度來講,市場中的企業組織可以分為兩大類別——進化型企業組織與非進化型企業組織。非進化型組織的特點是從思維到行為都相對封閉、保守,多按照慣例與意識習慣行事,沒人愿意,或根本沒有意識去改進組織和個人。這樣的組織結構多為權力集中,等級森嚴,機械的制度化,同時伴有嚴格遵循制度與控制的企業文化及根深蒂固的思維方式。非進化型組織曾經在工業社會發揮了巨大的優勢,這種組織形態可以保證生產商品的質量與數量,提高生產力,增加組織穩定性,繼而降低市場風險,增強競爭能力。
在那個特定時期內,這樣的組織具有相對的優勢,但是,在當今這個信息化、多元化,紛繁復雜,變化飛速的市場中,如果企業思維還停留在那個客觀環境下,依然留戀與迷信曾經的成功經驗,將會被自然法則所淘汰。而進化型組織的特點是:善于打破固有認知,尊重客觀事實,經常審視自己,摒棄偏見,樂于接受可以使組織變的更完善與美好的事物,良性的組織變革與進化,在制度與文化的雙重力量下成為了常態。進化型企業組織在市場中勇于創新,不斷隨環境的變化而變革,與市場形成了一種長效的良性互動,因此,他們從不曾被市場甩下,甚至他們能通過自我進化來引導客觀環境的改變,比如那些引領、創造新市場的企業,他們將是未來市場中最具有生命力與發展潛能的企業,未來的市場也必將是進化型企業的世界。
曾經日化巨頭寶潔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遭遇過一次嚴重的市場困局,當時由于美國經濟發展放緩,甚至停滯,導致市場競爭加劇,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也不斷降低。商品不斷細分,當時企業粗放的營銷方式開始失靈。競爭對手紛紛崛起,消費者的選擇越來越多。這些都讓寶潔公司感到了壓力,但這樣也僅僅是使保潔公司的增長速度放緩,并未陷入困境或虧損。但寶潔深知,不隨環境而改變,遲早會被市場淘汰,如果能夠主動變革,引領市場改變,結果將截然不同,不僅可以避免被淘汰的厄運,還能夠成為行業的領導者。從今天來看,事實正是如此。
當時寶潔采取的變革 進化措施有:實施全球化戰略——不同地區的文化、思想及行為差異很大,因此因地制宜地提供針對不同地區的“專供商品”,營銷、管理模式也都入鄉隨俗;革新組織架構——新增一些快速反應,直接決策的市場部門,取消合并一些低效率部門,使寶潔內部運轉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管理成本則有效降低;在一些細節上保潔也都做了創新性的進化與變革 ,比如,為了溝通順暢,公司內改備忘錄的溝通提醒方式,變為一種他們稱為“交談卡片”的形式,使溝通更順暢、迅速;應對市場的變革 上,寶潔最早創建性地設置了專門管理品牌的品牌經理、產品供給經理等職位。每個品牌經理的工作是全方位管理寶潔旗下的一個子品牌,而非所有品牌,這樣就會有專人全心細致地呵護一個品牌,使其不斷成長,這個方式為寶潔的資產增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品牌經理這一職務也慢慢被廣泛效仿。產品供給經理則是負責生產環節的快速銜接,使產品的研發、生產、上市都能快人一步;保潔在產品上也不斷創新,我們今天能夠使用到的很多方便的日化產品都是寶潔在這個時期創新開發的,同時在“軟件”上也不斷改進,更加突出人性化特點,如為洗衣液增加防漏蓋,商品外形更容易保管擺放等;對下游客戶、消費者環節也不斷創新變革 ,如為自己的商品開發提供電腦自動預警補貨程序,使其向經銷商供貨更及時,更準確。終端層面寶潔為了增加消費者購買保保潔公司的產品,其和商超合作,在收款讀寫器上顯示消費者購買寶潔產品節省了多少錢等信息,消費者還會得到一張寶潔提供的磁卡,刷卡可以享受優惠,這樣不僅終端銷售商可以多銷售商品,寶潔公司還可以獲得很多第一手的市場信息。就是這樣不斷的進化,寶潔才能在危機中迅速超越眾多的對手,走出美國,成為世界日化巨頭,而當時沒有做出及時調整應變的日化企業則多已經消亡。
非進化城邦與進化城邦
在古希臘,有兩個最強大,最著名的城邦——雅典與斯巴達。公元前5世紀,在對抗波斯入侵的戰爭中,雅典與斯巴達聞名世界。
當時,在希臘各城邦中,雅典與斯巴達最為強大,雅典在與斯巴達爭霸角力時,曾慘敗給了斯巴達,被迫臣服。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的巨變,曾經威震歐洲的斯巴達早已在歷史的潮起潮落中沉寂,而今天的雅典卻依然充滿活力與光彩,成為希臘的經濟與政治中心。接下來我們就從這兩座城邦的組織特點來了解進化型組織與非進化型組織,以及其給我們今天的企業經營帶來的啟示。拒絕進化的斯巴達
公元前7世紀,勇猛尚武的阿卡亞人征服了拉哥尼亞人和臨近的美塞尼亞人,占領其土地成立了斯巴達城邦。城邦建立后,將民眾分為三個層級:第一等級是斯巴達公民,這一層級的民眾必須全部是阿卡亞人,享有參政、福利等最高國民權利,完全靠剝削奴隸的勞動生活;第二等級則是邊民,他們都是其他民族及臣服城邦的居民。在斯巴達的監管下有當地自治權,雖然是自由民,但是沒有斯巴達城邦的公民權,被斯巴達公民視為比自己低一等的人,自然沒權利參政,主要務農和經商,要向斯巴達繳納賦稅。最后一個等級是被斯巴達人征服并奴役的希洛人,也稱黑勞士,這些人的身份最卑賤,世世代代要終身作為斯巴達人的奴隸,全部要進行農業耕作,每年只能留下可供下一年基本生活的糧食,其余均需上交,遇到戰爭,則被征調為沖鋒在戰場最前方或攻城的下等士兵。
斯巴達城邦屬貴族共和政體,城邦的主要政治機構包括兩位世襲制國王,分別負責軍事與治國,國家設有長老議會,長老議會的工作是為公民大會準備表決議案,主持刑事審判與處理國家行政事務。公民大會則由年滿30歲的全體斯巴達男性公民組成,公民可以在大會上參加議案的表決和官員的選舉,但沒有提案權。斯巴達城邦設有政權監督機制:設立3——5名監察官。遺憾的是,在斯巴達的中后期,這些民主機制不但沒有隨時代而進步,反倒走向了財富與權利集中的獨裁寡頭體制。
為了防止斯巴達人內部貧富分化,斯巴達人除了軍事外,不得從事商貿等其它行業,同時,不用金、銀做貨幣,而用價值低廉的鐵幣。斯巴達人輕視教育,大多數人都目不識丁,文化與藝術自然更無從談起,目的是這樣的士兵思想單純,只懂得服從,也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軍事訓練上。
在一段時期內,斯巴達依靠這樣的組織獲得了希臘,乃至歐洲最強的國力,作為希臘聯軍統帥國,戰勝過強大的波斯,在希臘爭霸的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打敗了強大的雅典。但是,極盛的斯巴達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里逐漸衰敗,其組建的同盟瓦解,殖民地紛紛獨立,斯巴達國內更是混亂不堪,國民貧富差距懸殊,大量斯巴達人失去土地,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里,不久,斯巴達被羅馬帝國征服,多年后,斯巴達城為哥特人所毀,從此斯巴達徹底于歷史的舞臺上消失。
我們從斯巴達的興衰可以看出,其組織結構符合了發展初期需要完全依靠武力掠奪來獲得土地,獲得生產力與生存權利的特定環境要求,于是,在特定時期內取得了顯赫的成績。自此,在斯巴達城邦,以武力至上,以殘酷鎮壓剝削獲得利益的治國方針從軟性的文化到硬性的立法都得以固化與延續。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周圍大環境的改變,文化和經濟的作用越來越顯著,斯巴達依然窮兵黷武,依靠鎮壓與剝削來維持國力,顯然無法持久。
首先是人才的逐步匱乏,斯巴達的領土雖然廣闊,但多是殖民地,斯巴達本族土地和國民只占很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