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的發展需要,個人利益的需求使許多人不再局限于某一個企業,當職業的發展出現瓶頸時,跳巢成為一些職業打工者必然的選擇。但當行業內那幾個屈指可數的明星企業可選擇的范圍有限時,‘寧做雞頭,不當鳳尾’的思想使中小企業、新興企業成為許多職業人的首選,同時市場化意識日趨成熟的企業主也更加開放的提供了高薪、施展平臺和發展空間。
一方面是廣大中小企業求賢若渴,另一方面眾多行業精英無伯樂識將,需求與被需求必然產生巨大市場,一場場、一幕幕的悲歡離合、來去匆匆的故事不斷地上演-------。
與大公司的嚴進寬出的人力資源策略不同,大公司有專業的招聘、選拔和提升流程和制度,而中小企業的老板往往憑自己的喜好、感覺、風格來評判人才的價值,決定人才的去留,這是職業經理們必須面對的現實,愿望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在為中小企業服務中我們會經常聽到員工特別是有意離開的員工抱怨老板的諸多問題:吝嗇、獨斷、多疑、不懂管理、不了解市場等等,基本上都描繪成無知、武斷的昏君形象。
其實這是許多職業經理人職業路上的一個誤區,是站在自我角度看問題的一個結果,是自我職業素養弱項的一種表現。
當你決定要加入某一個公司時往往考慮的是企業是否有實力?待遇是否滿足需求?職位是否夠高?權力空間是否夠大?但往往忽略了兩個問題:你真正了解你的老板嗎?你有能力‘管理’老板嗎?
當你已經加盟某個企業,一定是前面的幾個問題得到了解決,就像搞對象要互相看一下是否門當戶對,是否情投意合。但一個婚姻的長久與穩固還是需要互相的磨合,這種磨合是一個再認識的過程,需要適應、改變和適度的妥協。
重新認識和評估你的老板
之所以成為老板說明其有過人之處。比如眼光、膽識和判斷力,你之所以還在打工說明你有許多不如人之處,所以首先對老板要心存敬畏之心和謙卑的態度,清楚自己的身份和位置,并積極發現其優勢和長處。一次我面試一位40以上自詡為行業精英的人士,侃侃而淡,基本上將戰略規劃師、數據分析師、管理顧問、品牌運營師、營銷總監的稱號集于一身,并對許多企業家不屑一顧,我只淡淡的說了一句:“你怎么厲害,為什么還在打工還要網上找工作呀?”
之所以肯廣納人才說明其發展胸懷。一個企業不惜重金吸引人才,本身就說明老板不是那小富即安、惜金如命之人,他有讓企業做大、做強的愿望和理想,他能認識到自己不是專家,不是全才,需要別人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一個優秀的老板一定不是全能手,但一定是會合理使用資源的高手,他既然聘用了你,說明對你的認可并寄予一定期望。你所做的應是滿懷“知遇之恩”并自設壓力,并期不負眾望,有所成就,這才是職業之本份。
當你懷著一顆積極、寬容的心態去看一個人,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閃光點,而當你用挑剔、消極的態度去看一個人,你會覺得他幾乎是一無是處。
如何‘管理’好你的老板
老板之所以比你成功,性格上一定是有有些偏執狂,或鋒芒畢露,甚至專橫霸道;或溫文爾雅,深藏不露;或高調闊綽,或低調節儉,性格迥異,做事風格不同,但我們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對目標的執著和專一,雖然途徑不同,方法有別。
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如何有效地對待呢?文化融合
許多職業經理人落馬主要是文化的不融合和不適應,而中小企業的文化基本就是老板個人文化,在企業的方方面面中體現,可能是食堂的一份午餐,開會的形式或工作的風格。職業經理人最忌諱的是總拿過去企業的文化來對照本企業的文化,似乎發現了諸多問題,一般是總愛說:‘我原來的**企業如何如何-------’可是忽略了活在當下的重要性。如果現在企業遠不如從前,你為何要離開?為何又要進來呢?既來之則安之才是萬全之策。
文化的融合不是體現在幾句口號上,而是在日常生活、工作的細節中,多一些實事,少一些抱怨。‘相道謀和’的古訓自有道理,就像兩個人并肩而行,目標一致,步調一致才能走得更快,否則只會半路掉隊或分道揚鑣。
信賴尊重
老板多是多疑的,這不可否認,從家族血緣的內部信任到外部信任需要一定的過程,如何取得老板的信任,先從德行做起,最早認可你的可能是能力和經驗,但德行卻是老板考核員工首要指標,德行不佳的人老板是不會放權給你的。
不在公開場合頂撞老板或否定老板的決定,哪怕這個決定是有問題的。
適當時機展現自己的專業水平,否則你與別人一樣,你就是沒有價值的,這樣才會將重任賦予給你。
信賴與尊重不僅來自上而下,很多時候是自下而上的,與周圍人打成一片,不要輕易參與辦公室斗爭。
工作成果
老板多是看結果的,但許多時候結果往往是殘酷的。
不要輕易的承諾結果,同時用事實數據、匯報溝通等方式調整老板對成果的期望。
專注工作的重點特別是老板最關注的重點,一定要做好,在運用自己的行業經驗的同時一定要參考的老板的思想,這樣才容易達成共識。
當老板不認可自己的結果時,從自身找問題,汲取經驗,坦然接受現實。
影響改善
管理老板并非能左右老板,而是去影響老板的思想,這是你的核心價值所在,說服老板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說服是梳理的過程,也是堅持與放棄的過程。
中小企業問題永遠存在,職業經理人妄圖通過變革的方式完全改變企業現狀是不現實的,清晰老板需要急切解決的問題,幫助他解決,同時在解決的過程中,加以完善。
理論解決不了現實,學會‘管理’你的老板,不要使其認為你是高成本的,而是性價比最好的,這才是在中小企業的生存之道,否則你又會去爬另一座山,山不高,上的快,下的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