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先有成熟的企業理論還是先有成功的企業的爭論,正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爭論一樣沒有實際意義。而現實中雞與蛋構成的怪圈,圈住了太多企業老板的大腦,使其不能自拔。有個笑話,在2007年,中國的股市一片“紅”,于是一些別有用心的高材們,開發出所謂“股神”的選股軟件,并吹噓道,只要按軟件提示操作即可,保證大賺。據說,一上市便遭到熱捧。這無疑于造錢機器的軟件,真的這樣神嗎?而事實證明,這不過是騙人的把戲罷了。而現實中這樣的事例也不泛其例,如有人研發企業永續經營軟件,說什么只要按軟件要求經營企業,企業便會基業長青,這讓人想起了“長生不老丹”。稍有些智慧的人對“股神”軟件或企業永續經營軟件不屑一顧,而當一些所謂的企業理論,且以大師冠名的企業理論面世時,有多少企業老板們能做到“不屑一顧”呢?
經營企業,的確是在與不確定性打交道,如果有成功的秘方或捷徑,當然再好不過了,但凡求秘方或捷徑的企業老板,其結局鮮有例外的早早收場。那么,今天的企業所面臨的企業理論與昨天的企業理論有何不同?企業理論與企業實踐的關系又有什么新的變化動向?
隨機讀管理故事:《及時溝通》
一個男人在他妻子洗完澡后準備進浴室洗澡。這時,門鈴響了。妻子迅速用浴巾裹住自己沖到門口。當她打開門時,鄰居鮑勃站在那兒。在她開口前,鮑勃說,“你如果把浴巾拿掉,我給你800美元。”想了一會兒,這個女人拿掉浴巾赤裸地站在鮑勃面前。
幾秒鐘后,鮑勃遞給她800美元然后離開了。女人重新裹好浴巾回到屋里。當她踏進浴室時,丈夫問她,“是誰呀?”
“是鄰居鮑勃。”她回答。
“哦,”丈夫說,“他有沒有提到還欠我800美元?”
——及時與同舟共濟的股東分享重要信息,將會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