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美國副總檢察長唐納德•維里利偏偏在重要的一天露了怯。他在美國最高法院(the U.S. Supreme Court)面前爭取維持原有《可支付醫療法案》(The Affordable Health Care Act)不變時,講話猶疑不決,結結巴巴,不時發出清喉嚨的聲音,大口喝冰水,總之當天的表現不怎么好。《紐約客》雜志(New Yorker)法律作家杰弗瑞•涂賓在接受美國政治媒體《政治活動家》(Politico)采訪時的話總結了眾多觀察家的反應,他說:“我驚呆了。”
維里利講話時的結結巴巴是否會對總統的醫療方案帶來負面影響呢?也許不會,但至少是沒幫上什么忙。
正如緬因州的一句俗語所言,從古至今皆是如此。我們所有人,即使是位高權重的公眾人物,也會在公開演講的巨大壓力面前感到緊張。本文將為你提供一些避免出現窘況的方法。
我曾經有一位客戶,她是一位在K街工作的女強人,然而每次遇到站在公眾面前演講的機會,她都會顫抖得像一片風中的樹葉。要知道,她是一位很出色的高管,掌管著一家規模很大的行業協會,年收入高達七位數。她經常奔走于美國國會、歐洲、亞洲等地,代表其會員公司四處游說。
我們的第一次合作是協助她為某大型會議的重要主旨發言做準備。我們按照標準流程,準備她發言的內容,包括集思廣益尋找原始素材并加以提煉,設計視頻效果以便吸引聽眾注意力,并努力讓聽眾記住她的意圖。
整個過程進行得很順利。接下來就該到我們的工作室進行上鏡練習了。
她說:“我必須告訴你,每次我不得不在公眾面前演講時,我都緊張得要命。”
我告訴她這很正常。緊張說明你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任何人都會遇到這種問題。
她說:“不是這么回事,我覺得我的問題要嚴重得多。”
我告訴她,她在各方面都表現得非常出色。我還問她為何遇到公開演講會這么緊張。
她說:“很簡單。一切都是因為五年級的那場鋼琴演奏會。”
她在10歲時就要自己上臺演奏鋼琴,她看見母親一臉緊張地坐在臺下第一排。當她抬起手準備開始演奏時,聽到媽媽輕輕地倒吸了一口氣。直到今天,她也不明白母親為什么會有那種反應,可能她媽媽認為女兒會演奏錯誤的篇章,或者可能是擔心自己出門忘記關爐子。但無論是什么原因,這已經給她造成了心理陰影。
因此,在主旨演講的日子臨近時,我跟她一起乘飛機出行,一路抵達新奧爾良會展中心(the New Orleans Convention Center)。我在她上臺之前握著她的手,直到她登上演講臺。此后,我們還一起完成了很多次演講,每一次我都是這么做的。每次演講前她都緊張萬分,但在演講開始兩分鐘后她就能冷靜下來,而且表現自如。
一位知名電視新聞記者曾經告訴我,每個人都會感到緊張。那么就主動采取行動駕馭自己的情緒。控制緊張心緒,并將其轉化成為正面積極的能量。此外,我要強調一點,想象聽眾們穿著內衣這種方法可不管用。
以下是我避免怯場的若干步驟:
1、大聲練習,反復練習。我知道你肯定會說根本排不出時間進行練習。但其實很簡單,大聲說出口是能讓你平靜下來的最佳方法。走進房間關上門,站好,充滿激情地開始練習演講。如果多練習幾遍,這些信息就會成為你頭腦中自然而然的東西。這樣你就不會因為對演講內容不熟悉而感到緊張了。
2、開場白要精彩,要能鎮得住場面。無論是一個故事、一段視頻、還是一個出人意料的論據,只要你確定自己的開場白很精彩,能打動聽眾,都會提升你的自信心。而且,你也不必死記硬背演講稿,因為如果忘詞的話會非常麻煩,但記住開場白至關重要。我要再次強調,這種確信的感覺會提升人的自信。
3、呼吸。我習慣進行下面的呼吸練習:吸氣,數到五。呼氣,數到十。重復15次就會對你有鎮靜的效果。在演講開始之前去健身房運動一會兒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4、想象。可以像職業運動員那樣,上臺前在自己的腦子里放一個小電影,想想自己成功地完成了演講任務。如果是要在美國職業籃球賽(NBA)決賽現場罰球,投籃之前則可以先在頭腦中預演一遍投出空心球的畫面。如果是會議主持人即將介紹你上臺演講,可以閉上眼睛幾分鐘,想象自己充滿自信地大步邁上演講臺,發表了一場精彩的演說。在某種意義上,你一旦這么做了,你就已經“見識過了”,由此,對未知的恐懼就被盡可能地減小了。
5、聽眾喜歡你,聽眾真心喜歡你。記住,在大多數情況下,觀眾是希望你演講成功的。看著別人在演講臺上陷入窘境是很無趣也很尷尬的事情。因此要主動想象聽眾是真心希望你能給他們帶來歡樂和教益,要從這種認知中汲取力量。如果碰巧發現有聽眾在打呵欠、翻白眼,或者發短信,請無視他們。要跟那些沖你微笑或點頭同意的聽眾進行眼神交匯。很快你就會信心百倍。
少數性格外向的幸運兒并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就像正確握持高爾夫球九號鐵桿那樣,成功應對怯場是一種后天習得的技能。對于成功的職業生涯來說,公開演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值得下功夫去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