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牛津管理評論
次
推薦學習: 百戰歸來,再看房地產 ;世界頂尖名校紐約大學地產學院、風馬牛地產學院重磅推出。
項目專注于中國地產全產業鏈模式創新和細分領域前沿實戰,匯聚中美兩國最強師資,融入中國地產頂級圈層。
馮侖先生擔任班級導師,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過30位中美兩國最具代表性的地產經營者、踐行者和經濟學者聯袂授課。
《未來之路——中國地產經營者國際課程》>>
領導就是帶領員工走向成功的人。優秀的員工不僅僅是靠招聘獲得的,更是卓越的領導一步一個腳印地帶出來的,這些領導就是企業的代表。
日本電產集團的會長永守重信先生在《成為“帶領他人”的人》一書中寫道:“如今是個危機四伏的時代,"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行"高層領導給部下指明了這樣的方向之后,員工才會時刻有危機感。”我們不否認,有些員工加入企業之前就具備了很好的背景,受過良好的教育,畢業于著名大學,有著令人羨慕的職業經歷,曾在知名企業業績不菲。可這樣的員工不經過企業的磨礪,不經過領導的點撥,也難以融入企業,也就不能成為這個企業的優秀員工。
不要幻想員工一上崗就能獨當一面,不要強求剛剛就職的員工就會對你心悅誠服,更不要強求員工熱情洋溢地為企業奉獻,或者為部門目標而奉獻。因為這樣的員工不是自然產生,而是要靠你悉心培養。你希望擁有什么樣的員工,你就應該用什么樣的方法,或者心態去培養他。
你需要調動自己所有的技能,包括人際技能、管理技能、業務技能,去贏得員工的尊重和信任。這些尊重和信任是脫離于你的職位的,它屬于你個人,而不屬于你的職位。
你需要真正地關心員工,了解他們的期望,并且將關心他們、愛護他們變成一種習慣,為他們的職業發展負責,甚至能夠想到他們的生活所需。
你需要像師傅一樣,不僅把他當成一個能夠完成任務的人,還要把他當成一個擁有成長欲望的徒弟,耐心地教育他,手把手地指導他,毫無保留地將你所知道的告訴他。
你還要像長輩一樣,能夠預料到他可能會遇到的困難,鼓勵他,幫助他,甚至為他犯的錯誤承擔責任。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見解、態度、信仰、文化,以及不同的工作習慣、奮斗目標、志向和夢想。由于這些多樣性,所以,如何將這些不同的個體組建成一支高績效的團隊,有賴于你充當的角色,你就必須在工作中充當多重角色。
日本著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總結自己一生的管理實踐,提出了管理員工的21點技巧:
(1)讓每個人都了解自己的地位,不要忘記和他們討論他們的工作表現;
(2)給予獎賞,但獎賞要與成就相當;
(3)如有某種改變,應事先通知,員工如能先接到通知,工作效率一定比較高;
(4)讓員工參與同他們切身利益有關的計劃和決策;
(5)信任員工,贏得他們的忠誠信任;
(6)實地接觸員工,了解他們的愛好、習慣和敏感的事物,對他們的認識就是你的資本;
(7)聆聽下屬的建議,他們也有好主意;
(8)如果有人舉止怪異,應該追查;
(9)盡可能委婉地讓大家知道你的想法,沒有人喜歡被蒙在鼓里;
(10)解釋“為什么”要做某事,如此員工會把事情做得更好;
(11)萬一你犯了錯誤,立刻承認,并且表示歉意,如果你推卸責任,責怪旁人,別人一定會瞧不起你;
(12)告知員工他所擔負職務的重要性,讓他們有安全感;
(13)提出建設性的批評,批評要有理由,并找出批評的方法;
(14)在責備某人之前,先指出他的優點,表示你只是希望能幫助他;
(15)以身作則,樹立好榜樣;
(16)言行一致,不要讓員工弄不清到底應該做什么;
(17)把握住每一個機會,表現你以員工為驕傲,這樣能使他們發揮最大的潛力;
(18)假如有人發牢騷,需趕緊找出他們不滿之處;
(19)盡最大可能,安撫不滿的情緒,否則所有的人都會受到波及;
(20)制定長、短期目標,以便讓人們據以衡量自己的進步;
(21)支持你的員工,應有的權利與責任是不可分的。
松下幸之助作為世界知名的“經營之神”,在經營管理方面都有其獨到之處。其長期總結的管理員工的21點技巧,具有經典的借鑒價值。
僅僅是靠招聘獲得的,更是卓越的領導一步一個腳印地帶出來的,這些領導就是企業的代表。
注:本站文章轉載自網絡,用于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立刻刪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隨機讀管理故事:《沒問題和有問題》
有一個企業家坐在餐廳的角落里,獨自一個人喝著悶酒。一位熱心人走上前去,問到:“您一定有什么難解的問題,不妨說出來,讓我給您幫幫忙吧!”
企業家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說:“我的問題太多了,沒有人能幫我的忙。”
這位熱點心人立刻掏出名片,要企業家明天到他的辦公室去一趟。
第二天,企業家依約前往,這位熱心人說:“走,我帶你去一個地方。”企業家不知道他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熱心人用車子把企業家帶到荒郊野地,二人下了車,熱心人指著前面的墳場對企業家說:“你看看吧,只有躺在這里的人才統統是沒有問題的。”
企業家恍然大悟。請記住這樣一句話:只要有問題,就有存活的希望。只要敢于正視問題,解決問題,就可以前進。
閱讀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