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產業中,參加競爭的每一個公司都有其顯式的或隱式的競爭戰略。而公司的競爭戰略直接關系這個公司在產業中的定位及發展趨勢。依據“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的觀點,公司有三種提供成功機會的基本戰略方法,即總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和目標集聚戰略。
總成本領先戰略
成本領先要求積極地建立起達到有效規模的生產設施,在經驗基礎上全力以赴地降低成本,抓緊成本與管理費用的控制。很多行業都可能存在著強大的競爭,處于低成本地位的公司可以獲得高于產業平均水平的收益。
最現實的例子就是多晶硅。隨著多晶硅在太陽能產業中的應用,需求快速提升,而原有的產能不足,導致多晶硅從2006年200多美元/公斤一路上漲,突破400美元/公斤。與此同時我們也能看到國內多家上市公司在2008年推出多晶硅項目,隨著項目產能的釋放,多晶硅的價格也跌至30美元/公斤下方。
當然,最初這些公司進入多晶硅行業的時候,都是以200~400美元/公斤的價格預算項目的盈利情況,而多晶硅的成本也就是40~50美元/公斤。如此看來,多晶硅行業當初可是暴利行業,因此成本要素并不突出。但隨著多晶硅新增產能的投產、價格的下跌,此時成本要素就顯現無疑。30美元/公斤是大部分多晶硅公司的產出成本,而對于注重成本領先的公司,例如保利協鑫在2011年年報中表示通過降低原材料成本、能源消耗和其他間接成本,其多晶硅生產成本達到20.8美元/公斤。
差異化戰略
這種戰略顧名思義是其產品或服務差異化的概念。在差異化戰略中,品牌效益是其成功與否的重要具體體現。例如蘋果手機、迷你公交卡、攜程的人工送票等都是差異化戰略的體現。其中我們可以以白酒為例。白酒唯一量化標準的就是酒精含量,而這種量化的標準并不是消費者選擇某一類或某一品牌白酒的主要標準。往往會以香型(醬香、濃香、清香等)和口感為主,以及考慮到身份的象征等。基于此,我們看到白酒的廣告多,且廣告中對于身份象征的定位也突出,例如洋河的定位就是商務,而好的形象定位配合其營銷過程中又抓住各地的意見領袖,使得洋河在短期內迅速從眾多白酒中脫穎而出。
目標集聚戰略
這種基本戰略是主攻某個特定的顧客群、某產品鏈的一個細分區段或某一個地區市場。正如差異化戰略那樣,目標集聚戰略可以具有很多形式。雖然低成本與差異化都是要在全產業范圍內實現其目標,目標集聚戰略的整體卻是圍繞著很好地為某一特定目標服務這一中心建立的,它所制定的每一項職能性方針都要考慮這一目標。
例如專注于做家電外殼材料的禾盛新材 ( 002290 股吧 , 行情 , 資訊 , 主力買賣 )、做空調加熱器的東方熱電。如果看看他們公司及子公司所在地,可以發現他們雖然都是江蘇的公司,但子公司都跟著下游的家電企業進行布局,其目的就是縮短與客戶上下游的供給距離。順便提示一下,采用目標集聚戰略的公司也具有贏得超過產業平均水平收益的潛力。如果我們以產品最終廠商利潤率為產業平均收益作為基準,很顯然英特爾芯片的利潤率高于聯想電腦。
一般情況下,公司或者通過較好滿足特定對象的需要實現了差異化,或者在為這一對象服務時實現了低成本,或者兩者兼得。
基本戰略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資源
公司的基本戰略確定后,是否能夠在戰略的方向持續有效地組織各種資源贏得成功則十分關鍵。當然,不同的基本戰略需要具備不同的基本技能和資源。
總成本領先戰略和差異化戰略有著明顯不同的基本技能和資源,以及基本組織要求。其實并非是戰略選擇決定了公司的需要,而是市場決定了戰略,而公司的基本技能、資源及組織結構決定了戰略的執行力,最終決定了公司在行業中的競爭力。
以黃金飾品為例,要不就是做純度,要不就是做18K金。黃金的特點之一就是柔軟,所以難以鑲制出各種精美的款式,尤其當鑲嵌珍珠、寶石和翡翠等珍品時容易被丟失。所以純金的款式少、加工的附加值低。在北京菜百賣純金首飾分足金和千足金,都是按克銷售,基本上售價與國際金價掛鉤,中間差價也就是一個手工費而已。
但是18K金首飾則不同,雖然純度換算下來只有75%,但在黃金中加入少量銀、銅、鋅等金屬以增加黃金的強度和韌性。這樣18K金飾款式多,且鑲嵌上寶石、翡翠等珍品使得飾品有不少附加值,這種附加值的體現就是設計。
以潮宏基 ( 002345 股吧 , 行情 , 資訊 , 主力買賣 )的2011年中報為例,其純金飾品的毛利率是15.64%,而K金珠寶首飾的毛利率則高達51.26%。
行業及產品特性不同將決定公司應該選擇哪種戰略,如果公司連戰略都選擇錯了,那么它可能連成功的機會都沒有。而即便是選對了戰略,但沒有執行好,可能也難以成功。
公司的戰略是我投資的第一思考對象
回過來說,A股2300多家公司,如果進行行業及產品分類,其實也就十幾個行業,了解每個行業的競爭格局之后我們應該清楚地意識到一家公司要想成功需要的基本戰略是什么。如果公司的選擇錯了,那么這家公司就不應該是我們的選擇!
以家電為例,中國家電業的主要市場還是國內,各大家電上市公司國內銷售份額高達七成以上可以為證。而中國家電正在從產品普及式的市場升級到產品替換式的市場。而后者消費者更加注重產品品質,當然價格仍將會是選擇標準之一。
比較一下格力電器 ( 000651 股吧 , 行情 , 資訊 , 主力買賣 )和美的電器 ( 000527 股吧 , 行情 , 資訊 , 主力買賣 )。格力聚焦空調行業,其銷售渠道商是自己的股東。確保兩者之間的高度合作,強大的技術核心競爭力,顯然格力的戰略是以差異化為主。而美的電器則一直努力做大,在空調主業之后開始涉足洗衣機及其他小家電。美的多年來以收購方式的擴張確實使得規模不斷做大,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致使美的電器開始收縮戰線,進行戰略轉型。
從戰略選擇的角度來看,格力電器顯然要優于美的電器,因此如果要投資這個行業,二選一,顯而易見我會選誰!
總成本領先戰略
成本領先要求積極地建立起達到有效規模的生產設施,在經驗基礎上全力以赴地降低成本,抓緊成本與管理費用的控制。很多行業都可能存在著強大的競爭,處于低成本地位的公司可以獲得高于產業平均水平的收益。
最現實的例子就是多晶硅。隨著多晶硅在太陽能產業中的應用,需求快速提升,而原有的產能不足,導致多晶硅從2006年200多美元/公斤一路上漲,突破400美元/公斤。與此同時我們也能看到國內多家上市公司在2008年推出多晶硅項目,隨著項目產能的釋放,多晶硅的價格也跌至30美元/公斤下方。
當然,最初這些公司進入多晶硅行業的時候,都是以200~400美元/公斤的價格預算項目的盈利情況,而多晶硅的成本也就是40~50美元/公斤。如此看來,多晶硅行業當初可是暴利行業,因此成本要素并不突出。但隨著多晶硅新增產能的投產、價格的下跌,此時成本要素就顯現無疑。30美元/公斤是大部分多晶硅公司的產出成本,而對于注重成本領先的公司,例如保利協鑫在2011年年報中表示通過降低原材料成本、能源消耗和其他間接成本,其多晶硅生產成本達到20.8美元/公斤。
差異化戰略
這種戰略顧名思義是其產品或服務差異化的概念。在差異化戰略中,品牌效益是其成功與否的重要具體體現。例如蘋果手機、迷你公交卡、攜程的人工送票等都是差異化戰略的體現。其中我們可以以白酒為例。白酒唯一量化標準的就是酒精含量,而這種量化的標準并不是消費者選擇某一類或某一品牌白酒的主要標準。往往會以香型(醬香、濃香、清香等)和口感為主,以及考慮到身份的象征等。基于此,我們看到白酒的廣告多,且廣告中對于身份象征的定位也突出,例如洋河的定位就是商務,而好的形象定位配合其營銷過程中又抓住各地的意見領袖,使得洋河在短期內迅速從眾多白酒中脫穎而出。
目標集聚戰略
這種基本戰略是主攻某個特定的顧客群、某產品鏈的一個細分區段或某一個地區市場。正如差異化戰略那樣,目標集聚戰略可以具有很多形式。雖然低成本與差異化都是要在全產業范圍內實現其目標,目標集聚戰略的整體卻是圍繞著很好地為某一特定目標服務這一中心建立的,它所制定的每一項職能性方針都要考慮這一目標。
例如專注于做家電外殼材料的禾盛新材 ( 002290 股吧 , 行情 , 資訊 , 主力買賣 )、做空調加熱器的東方熱電。如果看看他們公司及子公司所在地,可以發現他們雖然都是江蘇的公司,但子公司都跟著下游的家電企業進行布局,其目的就是縮短與客戶上下游的供給距離。順便提示一下,采用目標集聚戰略的公司也具有贏得超過產業平均水平收益的潛力。如果我們以產品最終廠商利潤率為產業平均收益作為基準,很顯然英特爾芯片的利潤率高于聯想電腦。
一般情況下,公司或者通過較好滿足特定對象的需要實現了差異化,或者在為這一對象服務時實現了低成本,或者兩者兼得。
基本戰略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資源
公司的基本戰略確定后,是否能夠在戰略的方向持續有效地組織各種資源贏得成功則十分關鍵。當然,不同的基本戰略需要具備不同的基本技能和資源。
總成本領先戰略和差異化戰略有著明顯不同的基本技能和資源,以及基本組織要求。其實并非是戰略選擇決定了公司的需要,而是市場決定了戰略,而公司的基本技能、資源及組織結構決定了戰略的執行力,最終決定了公司在行業中的競爭力。
以黃金飾品為例,要不就是做純度,要不就是做18K金。黃金的特點之一就是柔軟,所以難以鑲制出各種精美的款式,尤其當鑲嵌珍珠、寶石和翡翠等珍品時容易被丟失。所以純金的款式少、加工的附加值低。在北京菜百賣純金首飾分足金和千足金,都是按克銷售,基本上售價與國際金價掛鉤,中間差價也就是一個手工費而已。
但是18K金首飾則不同,雖然純度換算下來只有75%,但在黃金中加入少量銀、銅、鋅等金屬以增加黃金的強度和韌性。這樣18K金飾款式多,且鑲嵌上寶石、翡翠等珍品使得飾品有不少附加值,這種附加值的體現就是設計。
以潮宏基 ( 002345 股吧 , 行情 , 資訊 , 主力買賣 )的2011年中報為例,其純金飾品的毛利率是15.64%,而K金珠寶首飾的毛利率則高達51.26%。
行業及產品特性不同將決定公司應該選擇哪種戰略,如果公司連戰略都選擇錯了,那么它可能連成功的機會都沒有。而即便是選對了戰略,但沒有執行好,可能也難以成功。
公司的戰略是我投資的第一思考對象
回過來說,A股2300多家公司,如果進行行業及產品分類,其實也就十幾個行業,了解每個行業的競爭格局之后我們應該清楚地意識到一家公司要想成功需要的基本戰略是什么。如果公司的選擇錯了,那么這家公司就不應該是我們的選擇!
以家電為例,中國家電業的主要市場還是國內,各大家電上市公司國內銷售份額高達七成以上可以為證。而中國家電正在從產品普及式的市場升級到產品替換式的市場。而后者消費者更加注重產品品質,當然價格仍將會是選擇標準之一。
比較一下格力電器 ( 000651 股吧 , 行情 , 資訊 , 主力買賣 )和美的電器 ( 000527 股吧 , 行情 , 資訊 , 主力買賣 )。格力聚焦空調行業,其銷售渠道商是自己的股東。確保兩者之間的高度合作,強大的技術核心競爭力,顯然格力的戰略是以差異化為主。而美的電器則一直努力做大,在空調主業之后開始涉足洗衣機及其他小家電。美的多年來以收購方式的擴張確實使得規模不斷做大,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致使美的電器開始收縮戰線,進行戰略轉型。
從戰略選擇的角度來看,格力電器顯然要優于美的電器,因此如果要投資這個行業,二選一,顯而易見我會選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