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遼寧社會科學院主管主辦的《人力資源》月刊,是國家核心期刊,創辦于2003年,以“解讀人本文化為主導,聚焦最新人力資源前沿資訊和發展動態”為宗旨,以“關注人與組織的協同發展”為核心,獲得了海內外讀者的肯定和關注。目前,已經有一批人力資源行業專家加入《人力資源》專家委員會,如遼寧社科院院長鮑振東、中國人大人力資源研究所長劉昕、勞達集團總裁魏征浩等。同時清華 、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提供智力支持。
《人力資源》以關注人與組織的協同發展為辦刊宗旨,致力于傳播先進的管理理念,開啟理論探索的前沿視窗,評說業內的最新發展動態,奉獻操作實務的工具方法,實現人力資源管理品質的全面提升。雜志自2003年創刊以來,已得到海內外讀者的首肯和關注。
《人力資源》現開設“咨詢顧問”、“招聘選拔”、“測評地帶”、“拍案說法”、“薪酬績效”、“公共人事”、“學習 開發”、“職場博客”等欄目。
截止2007年,專業訂閱機構已超過20000家,讀者分布于1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美國國會圖書館、英國劍橋大學、日本中央大學、新加坡國立等均有訂閱。
辦刊口號:“關注人與組織的協同發展”
定位及理念
定位:聚焦人力資源前沿資訊和發展動態,提供人力資源全新管理理念和解決方案
理念:開啟前沿視窗 提升管理品質 解讀人本文化 奉獻操作實務.
欄目介紹
咨詢顧問欄目:欄目立意成為企業人力資源工作者的顧問,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欄目定位有三點:一是結合 人力資源中國現實,傳遞頂尖學者對企業人力資源戰略最前沿的管理理念;二是薈萃咨詢專家生動的咨詢案例,為企業現實困惑提供有針對性的分析解答;三是集納人力資源管理者匠心獨具的實戰感悟。
招聘進行時欄目:欄目立足招聘實務,反映招聘領域動態、前沿,歸納演繹個中真諦,力求給HR工作者以最實用的借鑒。
測評地帶欄目:介紹有關人才測評中出現的先進理念和先進技術,訪談知名企業的人力資源主管及企業高管,了解他們對人才測評的看法及應用狀況。針對常見問題以及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對測評的誤用、濫用、偏見進行分析與校正,引導讀者正確認識人才測評。
薪酬績效欄目:針對提升組織和個人的績效,提供規范化導入的績效或薪酬管理方法和技術;突出企業個性,量身訂做解決方案;突出績效評估機制或薪酬管理體系的創新;交流各種激勵技巧,解讀國家新出臺的與薪酬或績效相關的政策。
公共人事欄目:透視政府、企業、公眾諸方關系,及時傳播公共領域的人力資源新觀念、新政策,開闊人力資源經理的公共人事視野,為達到諸方和諧提供有力支持。
拍案說法欄目:以真實的案例為討論中心,關注法律法規熱點問題。有總結,有理論,有細節,波瀾起伏,發人深省。文章力求為人力資源工作者提供工作的便利、啟發和借鑒。
職場博客欄目:關注職場中的人際關系,講述富于啟發的職場故事,闡發HR的新銳理念,為學習 、溝通、激勵等提供借鑒。筆調要求輕松、自然,可以有幽默和調侃。
刊中報欄目:向讀者傳遞資訊,集納國內外HR最新動態,信息豐富、快捷,兼具知識性、實用性、參考性、指導性和資料性于一體。
讀者分析
總的來說,《人力資源》是一本面向企業的管理類刊物。細致一點劃分,它主要的讀者有三種:做人力資源的——HR工作者;管人力資源的企業老板、經理、高管等;研究人力資源的,這部分人比較復雜,可能來自高校,也可能來自政府機關、事業單位,或來自其他地方。
據2006年的統計數字,《人力資源》的讀者,學歷在本科以上的占87%,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占9%,年齡大多在28~45歲之間。雜志擁有包括國內外各類型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人力資源專業人員、HR咨詢人員、公務員以及大專院校營銷專業學生在內的忠實讀者群。讀者平均年齡為42.7歲,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學歷構成水平明顯高于城市居民的平均水平。而且隨著受眾群體向低齡化、高學歷和職業多元化方向發展,雜志的讀者群也逐漸呈現出擴大的趨勢。
影響力
《人力資源》雜志創辦于1982年,擁有22年辦刊歷史,其前身是由國內六省人事廳聯合主辦《干部人事月報》。雜志自創刊以來,不斷更新創辦思路和制作理念,探索滿足企事業和學術要求的發展道路,積累了成熟的辦刊經驗,匯聚了一批熟諳雜志編輯和制作的專業人員,在全國人事部門及組織系統擁有較大影響。
期刊收錄
《人力資源》已被列入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網(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來源期刊、中國報刊訂閱指南信息庫收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