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納先生是一家跨國公司的設備工程師,拿著很高的薪水,工作壓力不大,他的很多同學和朋友都很羨慕他。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雖然工作依舊,但多納卻感到了越來越大的工作壓力,常常情緒低落,不堪重負。直到有一天,他參加了一個志愿者組織,并在周末和節假日常常參加義工活動,終于他感覺到了久違的快樂,不僅如此他還在義工活動中獲得能量,使得自己可以在周一重新精力充沛的投入所任職的工作之中。
多納先生的壓力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當多納先生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前景感到沮喪之時,他找到職業規劃顧問進行了咨詢。職業規劃顧問在利用霍蘭德興趣工具幫助多納進行評估時發現,多納占主導的人格特質是社會型“S”,這個類型的人們希望能夠和“人”保持接觸并幫助別人,然而,工程師的工作特性卻是在“S”對立面的實際型“R”,工作中更多的時候就是自己一個人在和冷冰冰的機器打交道,也就是說,多納正好從事了和自己主導人格特質相反的工作。這種工作特性與人格特質不相適配的情況令他產生了內在的沖突。職業規劃顧問是一個志愿者組織的成員,該組織正好需要多納這樣的職業人士幫助,因此他推薦多納參加了這個志愿者組織。通過參加義工活動,多納滿足了自己內在的需求并終于緩解了壓力。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工作與人格的匹配是多么的重要,兩者的高匹配性將會帶來高的職業滿足,而低匹配性則帶來巨大的壓力。另一方面,世界上沒有一個職業是能夠百分百滿足你的要求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例如像多納一樣在工作之余做自己喜歡的事來平衡內在的需求。
對于組織來說,員工的人格特質與職位匹配度高,那么員工的滿足感就高,員工也能夠達至良好的工作績效。另一方面,世界上任何一個工作都難以和所有的員工達到百分百